感受新时代中原大地的文化律动

发布时间:2023-04-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袁 文 金浩昊    

河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殷殷嘱托。牢记嘱托,砥砺前行,河南锚定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两个奋斗目标,围绕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大文章,立足地区发展实际,深挖文化精神内核,让乡愁有处可寻,让诗和远方永立脚下热土。20233月下旬,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全国党刊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党刊的编辑记者,切身感受到了新时代中原大地的文化律动。

黄河文化+生态治理,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黄河宁,天下平。2019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嘱托,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动人乐章。

水利提升,确保黄河安澜。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说法,河南正处在豆腐腰的位置。因此,黄河之险、险在河南,黄河治理、要在河南。在黄河文化公园段,曾由于河道主槽不稳定,河势多变,滩岸极易持续坍塌。为此,相关部门投资1920万元,实施临河广场刚性护岸工程,全面稳定了河岸线。近年来,河南持续推进黄河河南段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廊道建设等,建成了501公里的标准化堤防、98处控导工程。与此同时,数字孪生黄河也正在加快建设当中,已基本完成黄河下游L2级数据底板,自主研发了云河地球数字孪生模拟仿真引擎,建成了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应用系统1.0版,进一步推动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重大要求落到实处。

生态治理,保护绿水青山。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生态保护治理作为先手棋,着力推进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全景贯通,加强流域生态治理。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统筹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在黄河中游深入推进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让8.6万亩历史遗留矿山披上了绿衣;在黄河下游大力治理滩区面源污染和支流水污染,把46.9万亩湿地纳入保护范畴,推动流域内35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目前从河南流出的黄河水都是类;在受水区加快构建平原生态绿网,完成造林503.6万亩、森林抚育577.5万亩。

主题鲜明,讲好黄河故事。在黄河文化公园,以黄河、黄土为主题,先后打造炎黄二帝塑像、中华百位历史名人像、黄河碑林、万里黄河第一桥、极目阁等人文景点,与附近的黄河、邙山塬等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作为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黄河博物馆通过文物标本、历史文献、图片等,辅以模型、录像、雕塑、场景复原、三维动画、互动体验,生动展示了自然黄河、人文黄河、历史治河、当代治河等内容。如今,河南正在积极整合文旅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通过讲好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的文化发展故事,加快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让黄河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靓起来。

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旅业态新增长极

《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火爆出圈、《中秋奇妙游》《元宵奇妙游》等收获无数好评、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1800万全球华人云拜祖”……作为全省实现两个确保的十大战略之一,河南加快推动文旅文创融合,以中原大地深厚的传统文化为蕴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出文旅融合业态新谱系。

技术赋能,营造文创产业消费新场景。20216月,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门纳客。这是国内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之一,拥有21个大小不一的剧场,分为3大主剧和18个小剧,总时长近700分钟。在这里,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等高度集成化,结合智能数字系统展现了独特魅力。在这里,近千名专业演员不重复地表演,没有固定的座位和框定的舞台,所有表演都是与观众对话交流,实现沉浸式戏剧艺术表演。创意产生效益,截至20227月底,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累计接待观众近75万人次,观剧人次近350万,其中,18岁至40岁游客占比超80%,省外游客占比超过30%

使命引领,塑造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历史使命的召唤,安阳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千亿元级主导产业,深化文化+”“旅游+行动,加快推进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遗址博物馆、安阳古城保护整治复兴、市文体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和汉字公园、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大力扶持安绣、司母戊等一批重点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形成特色鲜明、持续发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市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

传承创新,打造中华字都闪亮品牌形象。目前,安阳已建起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加快推进殷契文渊网站平台新的建设,实施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建设工程,积极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甲骨文及古文字传承创新区。另外,通过举办国际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开发甲骨文表情包、科普动画、网络游戏、儿童绘本等系列衍生品,全力打造甲骨文数字化活化应用新场景,建设国际汉字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

红色文化+党建引领,铸就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河南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底蕴深厚。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林州市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发挥有山有水有精神的独特优势,铸就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打造红色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旗渠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林州市围绕打造红旗渠精神红色品牌,初步形成了立体式的宣传教育格局,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红旗渠精神营地、红旗渠研学成长营地等一批研学营地建成运营。其中,红旗渠干部学院自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高级研修班、县委书记进修班、全国组干学院主体班次等各级各类培训班次6040期,培训学员33万余人次,实现培训地域、学员层次、行业领域三个全覆盖

激发精神伟力。扁担精神的发源地石板岩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为打造组织引擎的典型代表,通过引进专业团队推行村社一体模式,带动17个村级合作社共同发展。2017年以来,建设各类重大项目20余个,盘活资产5亿元,落地产业项目14.6亿元。在典型带动下,林州市20个镇(街道)成立合作社联合社,540个村全部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在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明显的村探索推进一村一企”“一村多企工作。

拓展引领路径。近年来,林州加强党建引领,大力弘扬当代红旗渠精神,以建设河南民宿发展第一县为目标,积极探索民宿+写生”“民宿+研学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式,打造了中国画谷”“遇见红旗渠1300余家主题旅游民宿,50%以上的村直接或间接从中受益。从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林州始终坚持精神立市,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的目标正变成越来越现实的美丽图景。

(作者单位:群众杂志社)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