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陈小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江淮生态经济区是江苏着力打造的1+3重点功能区之一,承担着展现全省生态价值、生态优势和生态竞争力的功能,是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支撑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

尊重自然,摸清江淮生态经济区资源禀赋

2018年以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先后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城市综合地质调查、生态地球化学综合调查评价、清洁能源勘查、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省级试点等工作,通过摸清全区资源家底,为江淮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塑造江淮湖群生态绿心、建设西部丘陵湖荡生态屏障、推动区域生态涵养向生态经济转变提供技术支撑和规划建议,为完善区域国土生态格局和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提供详实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据江苏省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江淮生态经济区区域国土开发强度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内有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京杭大运河等,河湖相通,水网密集,自然水面面积达6050平方公里,水面占区域面积的比重达22.5%。通过开展淮安、宿迁等市的城市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全面查清中心城市的空间、资源、环境、安全要素,从三维地质结构、工程建设条件、地质环境问题、地质资源保障、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为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循环、安全发展提供了地质科技支撑。实施的淮安市土地多种资源及典型盐矿矿产地下空间协同利用示范矿地融合项目,调查论证淮安市现有盐穴地下空间6923万立方米、且每年以400立方米的库容量增长,未来可形成巨大的盐穴地下空间资源量,为淮安市打造长三角地下能源储备基地、保障国家区域能源战略安全及推动淮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重要支撑。实施全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布设5万多个点位,获取了山、水、林、湖、草等自然资源质量和生态本底数据,目前获得国家级富硒土地资源认定5874.89亩,为区域富硒功能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顺应自然,提升江淮生态经济区资源配置效能

江淮生态经济区2022年常住总人口1343.9万人,区域生产总值13246.62亿元,以占全省25.25%的用地,集聚了15.85%的常住人口,产出了11.38%GDP,表现出城镇密度较低、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好,以及生态功能重要的区域发展特征。江淮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要立足生态本底和资源禀赋,做足生态文章,彰显生态优势。一是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推进全区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强化规划引领管控作用,编制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引导城市集约发展,重视结构性绿地、水体等蓝绿空间的保护控制和均衡分布。系统保护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以历史镇村为载体延续特色文脉和空间肌理,培育一批有活力、有魅力的特色小城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态,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和空间品质。提升小城镇和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完善环湖风景路,构建支撑区域绿色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总体形成生态绿底、城镇镶嵌、水韵江淮的国土空间格局。二是推动自然资源高效协同利用。构建为一体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实现对全区自然资源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的监测和开发利用。合理安排土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整治等活动,节约集约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统筹地质矿产资源、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高效协同开发利用,形成自然资源多要素为江淮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的集成效应。完善绿色GDP考核制度,将水、森林、矿产、湿地等关键自然资源要素变化和生态破坏情况纳入绿色GDP绩效考核指标。三是推动产业低碳绿色生态转型。推动河湖联动发展,塑造湖美水清的江淮湖群生态绿心,把水的文章做足做活,打造好清水廊道,以主要湖泊为依托建设绿色生态环,着力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度挖掘旅游业,注重发展养老产业,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营造鱼米之乡的农业空间,挖掘乡村特色,优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引导发展精品农业、绿色农业,建立品牌和绿色创新产业体系,打造全省优质粮、油和特色水生蔬菜等生态农产品优势产区;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

保护自然,筑牢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本底

江淮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最集中,土地开发强度最低,要促进区域生态资源更好地转化成生态资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做足文章。一是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全域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苏中粮食基地建设,稳步提升综合生产和收储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加强河湖沿岸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采取河湖底泥清淤、坡岸治理、水生态植物群落重构、合理疏通恢复河流水道等措施,对出入湖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改善洪泽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控制湖泊生态退化、恢复湖泊生态系统功能。加强对里下河区域退圩还湖工作的政策供给和技术指导,健全常态化生态补偿机制,确保退圩还湖工程顺利实施。构建里下河湖荡区域多源互补、循环通畅、生态良好的现代水网,增强水源涵养、洪水调蓄等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推进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等生态廊道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形成森林、湖泊、湿地等多种形态有机融合的自然保护体系;实施江苏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国山水工程,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格局、保障水质安全为核心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有力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整体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坚持湿地保护制度,强化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增强区内主要湖泊湿地水质净化能力、强化河湖周边农田自净能力、提升山林水土保持能力,遏制湿地流失和破坏,进一步筑牢江淮湖网地区生态安全基底。四是严格执行生态保护负面清单。坚决杜绝违背自然规律、超越生态承载能力,甚至损坏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行为,最大限度保留自然空间及其客观演替过程。明确重要生态空间保护修复、河道河塘生态管控、造林绿化活动、城乡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的禁止、限制和控制行为。将负面清单作为社会参与生态环境监督的重要依据,主动接受各界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监督。

(作者系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