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打造“绿色能源之城”

发布时间:2023-07-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严 安    

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实现省委赋予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的破题之钥。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多年发展所积累的厚实基础,积极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在践行双碳目标上当好碳路先锋,既是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也是肩负时代使命、展现盐城绿色发展新担当的自觉行动,更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的现实需要。

独特的资源禀赋

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能源发展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的特殊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在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也迎来格局调整和市场洗牌的重大契机。盐城区位优势重要而独特,是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城市。多重国家级战略的交汇叠加,无论是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还是能源转型来看,对盐城都是重大的战略机遇。独特的资源禀赋,广阔的市场空间,巨大的发展潜力,为盐城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连接环黄(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并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能源发展新高地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在新时代实现双碳目标的历史进程中,盐城有责任也完全有条件通过打造绿色能源之城,为中国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盐城是全省乃至全国新能源开发家底最好的区域之一。作为江苏海岸线最长、滩涂湿地最多、海域面积最广、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盐城具有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独特优势条件。千里海疆、茫茫沿海滩涂,蕴藏着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沿海风能资源丰富,有效风能时数多,近海风功率密度大,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秒,远海接近8/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30003600小时,是名副其实的风的故乡。与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相比,盐城沿海极端台风天气较少,近海海域为淤积性的辐射沙洲,滩涂面积广阔,地质状况比较稳定,海上风电开发各方面的综合条件更为优越。盐城也是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II类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约为116.2121.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光照时间在2280小时左右,年发电利用小时数约1200小时。沿海滩涂面积广阔,适宜进行大规模集中式或分布式开发光伏发电项目的空间资源较为充足。同时,盐城是长三角中心区第一农业大市,常年粮食种植面积超过1470万亩,每年的农作物秸秆达到700万吨左右,大量的农林废弃物为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

厚实的产业基础

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盐城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地标性产业重点打造。十三五以来,新能源产业保持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坚持风电与光电立体布局、开发与制造联动发展战略,以集聚打造风电装备产业链、晶硅光伏产业链为发展主线,有力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增长,其主要指标位居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规模分别占全省61%、全国40%、全球10%,海上风电已建、在建容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2年底,全市157家新能源规上企业开票销售1500.76亿元,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52.9万千瓦,占江苏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24.6%

目前,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盐城重要支柱产业,为全市及苏南等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绿色动能。中海油在滨海港投资建设的总罐容高达250万立方米的盐城绿能港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将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为江苏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保障。

盐城是全国新能源头部企业集中度最高、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风电产业方面,拥有中电投、中能源、中广核、长江三峡、龙源电力、华能、大唐、鲁能等风电行业前20强能源巨头;光伏产业方面,集中了天合光能、阿特斯、协鑫、润阳等一批行业龙头和大块头企业;动力电池产业方面,SKI、比亚迪、蜂巢、宇量、纬景、捷威等全球和国内动力电池领军企业纷纷在盐城抢滩登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盐城新能源产业形成了覆盖研发、生产、建设、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构建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综合应用、创新协同四大体系,建立了东台、大丰、射阳、阜宁、市开发区等五大新能源重点板块。近年来,盐城依托风电和光伏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试点示范创新,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创新示范意义的重点工程建设,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重大创新载体和重要科创成果,并首创了风光渔”“风电水新能源+应用模式,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和示范效应。

打造绿色能源之城的对策

根据《盐城市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盐城新能源产业要迈向两个2000的蓝海,即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的国际绿色能源之城、国家级新能源创新示范城市和国际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围绕打造绿色能源之城,市委明确提出,要依托风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开发,为长三角能源供应保障和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为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和两个2000目标的顺利实现,更快跑出盐城速度,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推进强链补链,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盐城已经初步建立了以风电和光伏为优势特色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但在一些关键部件和薄弱环节还要加快形成新的突破。比如,风电产业中的齿轮箱、主轴承、储能系统、控制系统,光伏产业中的高效电池片、集成系统等。二是顺应发展趋势,加快布局未来产业。一方面,以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储能的示范基地为抓手,大力培育发展绿色储能产业。另一方面,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重点,探索绿电绿氢的现实路径,打造长三角示范绿氢基地。三是强化创新引领,拓展多元应用场景。积极开展海上风光渔、海上风光氢、海上能源岛等综合应用示范,加快风光互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综合项目示范应用建设。围绕农林废弃物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探索热电联产和生物天然气的分布式生产新模式,鼓励探索和创新示范新能源+多领域、多场景应用模式,并使其与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等深入结合,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区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四是立足区域协同,打造交流合作平台。发挥长三角新能源专委会”“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等平台载体作用,积极扩大新能源产业交流合作的朋友圈。通过携手全球顶尖合作伙伴,开展跨区域的共建共享、创新合作,为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增添更多绿色动能。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