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和整体谋划,从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角度,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生态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关键一步。
苏州是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化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姑苏千年文脉孕育了崇文重教、匠心创造的人文渊源,以及匠心独运、精工传承的“苏工苏作”,造就了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产城人”融合发展夯实了人才友好、发展利好的政策基础:苏州在2007年启动“姑苏领军人才计划”,2016年推出“人才新政40条”,以对外开放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全力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品牌。近年来,苏州主动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重大机遇,已拥有国家级孵化器76家、全国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2.23万家、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企业1.35万家、全国第四;材料领域“国之重器”苏州实验室挂牌组建,“一区两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厚植科技创新发展沃土。
一
苏州市教育系统立足全局、放眼长远,主动架设“产学研”共融共赢的链路桥梁,努力将教育的积累、潜在的人才、科创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探路实践中留下了符合发展规律、体现时代特点的苏州足迹。
规划教育资源布局,实现人才培养多样性。贯穿小、初、高各学段,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识别、遴选、培育体系,开展新教育实验,实施强师计划,培育新时代高品质的学校、高水平的校长、高素质的教师,夯实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底盘。坚持空间集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三者“辅车相依”,构建了“东区西园、双翼共进,全域布局、多点开花”的高等教育资源格局。“东区”是位于工业园区以研究型高校为主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规划面积为51.85平方公里,获批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等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区内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和流动站38个,院士62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计划200人,区级以上领军人才2613人。“西园”是位于吴中区和高新区以应用型高校为主的苏州国际教育园,规划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现有本科、高职、中职等各层次院校共计13所,在校师生近10万人。此外,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智汇港、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汇聚太仓娄江新城。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等高校落户太湖科学城。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高校专业“迭代升级”的关键在于“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作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家“试点学院”之一,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是深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的典型示范,是国内第一家以培养纳米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学院。学院所设“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该专业在全国仅批准5个,“纳米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全球第四位。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纳米所等共建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教育部“2011计划”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相关研究成果顺利实现产业转化,助力苏州于毫厘间撬动千亿元产业,造就“纳米第一城”。
丰富产教融合实践,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是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临门一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信达生物、亚盛医药等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联合开展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全面提升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科创策源力、成果转化力。西浦-百度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是苏州“贯通校地企、赋能产学研”的又一重要布局,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西交利物浦大学和百度集团三方联合共建,是国内首个打通芯片、框架、模型与应用的综合性前沿创新联合体,助推打造人工智能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
二
积跬致远、星火燎原。苏州基本形成了产学研“破圈”融通、科技成果“高能”产出的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了“政策架设、高校导入、平台搭建、人才育引”的苏州形态。
政策架设,构筑发展“支持矩阵”。围绕“三位一体”探索制定贯通各方的地方政策,2016年推出“人才新政40条”,2020年出台《关于加快人才国际化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2年出台《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券发展实施意见》,发布《苏州全球科技人才地图》,形成“三位一体”全矩阵政策驱动,为城市创新要素集聚注入强劲动力。
高校导入,实现创新“阈值突破”。将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全市聚集36家高校、34家中国科学院机构、近30万名全日制在校生,C9高校全部在苏州实现重大布局。其中,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拥有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等33所中外知名院校,形成科研创新强大磁场。
平台搭建,激发产业“集聚动能”。全市共有14家国家级高新区和开发区,建立各类产学研联合体1500多个,累计实施“产学研”项目超过2.5万多项,汇聚了40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8万高层次人才。在创新投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1000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4%,居全省第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全省首位,推动高新产业集聚效应持续迸发。
人才育引,开启科创“升维驱动”。组织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高精尖企业协同育人,优化大中小纵向贯通培养,以高招综合素质评价、自主招生,带动普通高中多样发展、学生个体特长发展,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数多年位居全国全省前列,筑牢了创新人才发展基本盘。
三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2023年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苏州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探路先行,探索建设“立法先行、科创牵引、产教融汇、开放合作”的苏州形态升级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苏州样本。
立法先行,实现“三位一体”有法可依。将政策体系、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升,上升到地方性法规层面,研究颁布《苏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系列地方性法规。
科创牵引,凝聚“三位一体”发展合力。发挥苏州实验室的龙头带动作用,辐射引领“一区两中心”、深时数字地球、姑苏实验室等重要科创项目成势起势,建设宁苏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以科创牵引推动高校、企业、机构、人才、金融等要素深度融合。
产教融汇,强化“三位一体”落地实效。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全市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优化苏州高校空间布局,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支持企业借助高校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创新孵化器,构建新兴产业集群式创新生态圈。
开放合作,扩大“三位一体”未来前景。抢抓昆山杜克大学获批全国首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机遇,推动对外科教合作向全市域拓展,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作者系苏州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冷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