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优化

发布时间:2024-02-07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罗启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更大力度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解决好就业结构性矛盾,既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要之举。目前,因人口结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叠加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导致劳动力技能结构与产业结构间错位加剧。为此,要推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促进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联动,提升人力资源的供需两端匹配,努力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提升农业农村的就业质量。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村庄整治与相对集中居住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错位特色发展,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发展高效农业机械,以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现代化。二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优化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拓展就业岗位。拓宽农村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就业空间,激发农业农村就业增收潜能。三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各项原有权益,提升以县城为重要支撑的公共服务供给质效,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吸收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建筑业水平,拓展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保持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带动中的支柱地位和引领作用。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围绕1650产业发展体系,奋力抢占新赛道,支持优势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提高重点企业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分类推进数字化改造升级,夯实智能制造基础。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推动优势产业焕新,提升岗位就业质量。二是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发挥苏南苏中苏北各区域比较优势,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发挥苏南在产业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引导沿江地区汇聚高端要素,增强沿海地区要素资源吸纳能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不匹配。三是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立足科教大省人才优势,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做强优势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编制人才图谱和需求目录,培养壮大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四是推动建筑业提质增效,优化建筑产业结构,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建设,拓展绿色能源等新基础设施领域,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市场竞争力,紧扣一带一路走出去,在更大空间内创造就业岗位;提升装配式建造能力,推动生产装备、施工设备智能化升级,提高就业环境和就业质量。

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提升比较劳动生产率培育就业增长点。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培育就业新增长点,提高比较劳动生产率,提升三产就业比重。一是提升服务业发展层级,主攻发展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七个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型服务产业,壮大发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七个具有高成长性的成长型服务产业,突破发展大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等五个具有前瞻性的先导型服务产业,带动就业提质。二是优化服务业空间格局,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局。支持南京、苏州、徐州作为服务业核心城市提升发展能级;支持沿江、沿海和沿河地区打造突出制造服务、海洋特色服务、文旅服务和科创服务的服务业发展带,提升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创造新业态,培育壮大就业新动能。三是拓展服务业就业容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供应链管理等全产业链整合优化,促进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会展经济、法律服务等提质增效。加快生活服务业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促进家政、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业提质升级,释放服务业就业容量。

健全高校分类培养体系,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目录,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本科生培养体制机制,实施大类招生、分段培养,为广大学生提供充足、多元、可选的专业、课程、教师等优质要素资源。对于科研学术教育,保护学生的潜力和兴趣,提升全社会创新创造能力。对于应用技能教育,统筹用好各种资源,提升技能教育的规模与水平。二是完善自主培养学科体系,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促进内涵式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优化调整学科布局,为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学科支撑和研究平台。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完善教师评价与考核机制,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三是推动专业转换和学分制度改革,降低转换专业限制,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专业权,服务和指导学生专业分流和专业转换。完善主辅修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元化发展的机会。开展课程超市”“学分互认,破除自主选择课程的制度壁垒。四是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大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教育,明晰就业计划和目标定位,转变择业观、就业观。

支持技工教育发展,加大技能培训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同频共振。健全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制度,体现技能型人才的劳动价值。一是坚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进,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根据产业发展培养素质高、需求量大、适应性强的技能型人才。深化校企联合,支持订单培养和定制培训,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支持国有工业企业举办技工教育。二是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精准对接市场和就业需求,加大项目制、定向式、订单式培训,加强对灵活用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的专门培训,加强对在岗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开展转岗转业培训,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衔接融合。三是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大学生后教育体系,在专升本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以及未就业毕业生后续教育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重点支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四是加强各类培训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完善培训补贴申领政策,探索放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范围,允许各地安排一定比例的培训补贴资金用于技工院校培训场地建设和设备更新。适当放宽地方对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上限的自主决定权,按照职业工种、技能等级、培训评价成本等合理设定补贴标准。

(作者单位: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