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

发布时间:2024-02-07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宋乐伟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徐州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扎实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攻坚克难中保持了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在重点重抓中厚植了产业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在系统施策中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在共建共享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2023年徐州GDP增长7.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快于全省增速,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取得良好开局。奋进新征程,徐州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坚决贯彻省委各项决策部署,锚定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更大力度稳定经济增长,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坚持提升速度与提升效益相统一、做大增量与做优质量相结合、激发活力与稳定预期相促进,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加快迈向万亿级城市俱乐部,用徐州事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全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开展淮海新消费系列主题活动,提振新能源汽车、家具家电等大宗消费,积极培育文娱旅游、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高品质住宅建设、更好满足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潜能。不断扩大有效投资,重点实施年度投资1100亿元的221个市重大产业项目,统筹抓好300项工业技改、148项重点基础设施和100项服务业投资项目,加快比亚迪动力电池、中清光伏、新恒盛煤基新材料等百亿项目建设步伐,适度超前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大项目挺起发展硬脊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行动,国内深耕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国外主攻欧美、日韩、东盟等国家地区,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关联高、集群效应好、带动示范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年内新招引落地50亿元以上项目20个,百亿级项目实现新突破。一体推进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常态化开展贴心交流、暖心服务、真心惠企服务企业活动,深入实施培大育强工程、企业上市鹏程计划,力争年内净增四上企业150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家、上市企业5家。

更大力度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突出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扩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机制,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入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徐州科创圈两大创新布局,把已出台的支持政策细化为含金量高的具体事项,争取一批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落地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持续释放政策势能。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组建服务高校联席办公室,打通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施一批校企合作揭榜挂帅项目,深化落实彭城英才计划20政策,推动更多基础研究实现01的突破、成果应用实现1N的飞跃,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能级科研平台矩阵,高水平推进云龙湖省实验室建设、锻造深地领域国之重器,推进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加快将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创新中心建成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功能技术平台,提升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和孵化能力,积极推进泛半导体创新中心建设,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更大力度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推动343创新产业集群加速集群成势,加快突破发动机、液压、传动、电控等关键零部件,聚力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强做优新能源、煤电能源、绿色环保、双碳产业四大主链,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示范城市;协同抓好核心产业培育和智改数转网联,大力拓展数字消费、数字贸易等应用场景;打造安全应急四位一体产业体系,倾力做强中国安全谷;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促进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新材料产业规模壮大、层次提升,推动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升级焕新。锚定建设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促进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增效,生产性服务业重点突破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会展业三大领域,生活性服务业聚焦医养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三大领域,同步提升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商务服务业。制定实施未来产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集中力量在氢能和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等5个重点领域发力突破,加快构建5+X未来产业体系。

更大力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大力发展城区经济,落实好一个整体方案、一张规划蓝图、一套政策机制,推动主城区二次创业再出发,坚定不移摆脱路径依赖,为中心城市能级提升提供坚实支撑。进一步提升枢纽地位,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融合,建设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一主两翼、三带四组团空间格局,有序实施五大类100项城建重点工程,精心打造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加快大郭庄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活力之城。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业强市建设八大工程,构建5+N农业全产业链,形成以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和五环路都市农业示范带为引领、以微山湖片区等9大片区为支撑的乡村振兴示范格局,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强化头马担当,完善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构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协作配套的产业圈、共建共享的生活圈,在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增创更大竞争优势。

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创造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牢固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加快构建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将富民增收作为头等大事,深入开展就业促进十大行动,加快建立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步实施中等收入群体扩围增收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确保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加快缩小同全省的差距。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做好一老一幼工作,办好易涝积水点治理、供暖保障等群众可观可感的关键小事,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开展社保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抓好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扎实做好助残、救孤、优抚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兜准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低碳转型、基础设施完善,扎实推进骆马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持续擦亮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金名片。完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好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制度,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巩固拓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成果,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政府性债务、房地产、非法金融、互联网等领域风险,保持发展安全稳定、人心稳定、社会大局稳定。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