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

发布时间:2024-09-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朱阿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强调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教育工作得到了不断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作为一线科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努力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步入新的阶段,要面向全人培养目标,建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强调形成正确价值观,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就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复杂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社会性的问题。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割裂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将学生的学习框定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和孤立的学校场域之中,这种两相分离的育人模式既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格格不入,导致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一些问题。目标变了,手段必然要变革。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质量课程来支持。在科学教育中开展面向真实世界的涵养技术与工程素养的超学科性项目化学习,不失为一种富有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努力尝试。

科学、工程与技术三者紧密联系,相依相存。科学的进步总是能促进工程与技术的发展,技术与工程能够将停留在纸面上的科学原理焕发生机、造福人类;技术与工程的应用又能反哺科学,甚至能够使科学产生突破性发展。随着时代发展,世界各国相继将技术与工程元素融入科学教育中。工程强调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如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兔笼、鹅棚、流浪猫餐厅等超学科课程,从认识论、方法论层面解构并重新建构学科之间的关联,克服在专业建设上出现的表层拼合、简单嫁接的现象,从而形成更深层、更新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其目标是理解现实世界,实现知识的统一。学生在人工造物实践过程中发展技术与工程素养,实现从知识储备性学习走向应用性学习,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全面发展人的需要。

教育是为生命的生长需要服务,生命的生长需要才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满足需求的过程,而最终都要落实到产品上。因此,我们不妨用产品思维来观照我们的教育,即从产品的诞生到产品的制造、设计过程,到思考究竟需要哪些知识、能力、技术的支持才能使想法变为现实,到我们将如何获得这些能力,应该学什么,如何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地知道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到底该如何教学。这是对教育本质最好的溯源。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触摸到教育的灵魂;只有跳出教学看教学,才能实现由关注课程特色走向重视学生特质。

(作者系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小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责任编辑: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