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群众 | 红色记忆

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 展示党刊新时代风采

发布时间:2017-12-30     稿件来源:纪念《群众》创刊80周年特刊     作者:《群众》杂志社编委会    

  1937年12月11日,《群众》周刊作为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创刊诞生,开启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我们党的政策主张的光辉历程。1958年,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群众》杂志在江苏复刊,成为中共江苏省委主办的理论刊物。改革开放以来,再度复刊的《群众》杂志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传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了对改革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近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杂志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牢记党刊姓党,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巩固发展党的理论阵地、舆论阵地,有效提升了党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在《群众》杂志发展历程中,历届编委会带领群众人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文风,始终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形成了《群众》杂志优良的办刊传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优良传统主要体现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为与时俱进、创新引领,坚持不懈推动改革发展;体现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继承传统,砥砺前行。目前,一个全新发展的《群众》已展现在读者面前:《群众》从月刊变成半月刊,与省委宣传部合办《群众·大众学堂》;2011年群众网正式上线,历经三次改版升级,形成了手机报、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矩阵;2013年创建全省首家群众工作研究基地,形成"刊地网"融合发展的新格局;2015年申报群众云平台建设,迈开了向云端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步伐。

  事业的拓展,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发展基础,得益于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厚爱,也是几代群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近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杂志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

  坚持党刊姓党,政治本色更鲜明。这些年来,《群众》杂志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确保举党的旗、走党的路、说党的话,确保体现党的意志、传播党的声音。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把好政治关,把正确导向落实到每一篇文章上、每一个观点上、每一个词句上,没有出现过任何政治差错。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我们及时发声、善于发声,向杂音、噪音及错误言论亮剑。我们注重阵地管理,严把发布关,紧盯风险点,决不给任何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以实际行动捍卫意识形态领域的"红色阵地"。

  强化思想引领,理论优势更突出。《群众》杂志坚持以理论武装为己任,深入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注重理论宣传方式创新,把讲道理与讲事实衔接起来,把宏观表达与微观叙事结合起来,推动理论宣传故事化、通俗化、形象化。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深化阐释解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重点抓好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科学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比如,开设"群众要论·喜迎十九大"专栏,组织编发省内外权威专家学者的系列重点文章。十九大前后,在"特别关注""特别策划""热点面对面"等栏目组织8个重大主题策划,刊发主题文章近百篇。近期,专访19位党代表,拍摄并发布19部理论视频,取得较大反响。与此同时,群众网、群众微信、群众手机报等平台坚守理论定位,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开展理论传播,形成相互支撑、融合互动、齐头并进的理论传播阵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杂志社各项理论成果迭出,有百余篇优秀文章获国家和省级奖励,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等转载。

  服务中心工作,推动发展更有力。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好党刊指导工作、推动发展的职责使命,为新江苏建设贡献《群众》力量。十八大以来,刊发历任省委书记的署名文章20多篇,刊发省领导文章100多篇,为全省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指导。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对江苏发展的把脉点穴展开系列策划,特别是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五个迈上新台阶""五大发展理念""两聚一高""1+3重点功能区战略"等,组织多层次、多维度的专题策划,推出了系列化、系统化的重点解读分析文章,大大增强了刊物的指导性。持续开展全省各地各部门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通过经验总结、样本分析、亮点集锦等方式展现创新实践,发挥引领推动作用。注重发挥决策智库功能,把下半月刊定位为"决策资讯版",为党政干部群体提供精准、权威、高效的决策服务。近年来,我们注重与地方对接,开展"精彩江苏行"系列调研,全景式呈现13个设区市的改革创新经验启示;与厅局对接,开展智慧江苏、先进制造、大交通建设等专题调研,全方位反映江苏发展风采。

  加快事业发展,基础保障更坚实。这些年,《群众》杂志形成系列化的刊物格局。《群众·思想理论版》突出思想引领功能,《群众·决策资讯版》着力服务党政决策,《群众·大众学堂》注重理论深度、知识广度、文化温度,适应分众化传播趋势,有效扩大了受众面、吸引力、精准度。以此为基础,《群众》杂志从月刊改为半月刊,出刊频次更高,时效性更强。刊物的面貌焕然一新,从黑白版变成彩印版,更具艺术性和亲和力。2012年底,群众杂志社搬入新的办公地址,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党刊的标准严格选拔、培训、使用人才,锻造一支政治素质硬、理论功底深、专业本领强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其中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1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戈公振新闻奖"获得者2名,省新闻出版界领军人才1名,省"五个一批"高层次人才2名,省"333工程"人才5名,省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1人。我们探索更为灵活的工作机制,从原来单一的传统纸媒队伍,拓展为网站维护、视频制作、手机报编辑、微信微博发布等复合型团队。

  推进媒体融合,平台阵地更多元。我们顺应互联网传播技术发展趋势,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刊物的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转型。"群众网"已经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网站之一,全国党刊系统纷纷学习效仿,发挥了为党刊转型探路作用。求是杂志社多次来社交流,黑龙江、山西、海南、浙江等地党刊均来我社学习办网经验。群众全媒体云平台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江苏"建设重点工程、省信息化示范平台。"群众杂志"微信公众号等理论性移动平台在全国党刊微信公众号排行中稳居第一方阵。仅2017年下半年,就有一批理论文章收获很高的阅读量,50多篇阅读量过万,如《省委书记娄勤俭谈"系统化思维"》《十九大报告的"博""大""精""深"》《苏北村庄"拆"与"建"背后的逻辑》等,10多篇文章阅读量达10万+,如《三次会议与毛泽东的领袖之路》《我的事情谁做主》,特别是《一位组织部长的"担当观"》一文,阅读量超过50万。"群众视频"制作的《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微视频获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优秀作品三等奖,《海上丝路再启航》荣获2016中国"一带一路"微纪录优秀作品三等奖。与求是杂志社联合推出的"求是手机报·群众版",订户覆盖两万多名领导干部。

  始终依靠群众,办刊格局更开放。《群众》杂志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坚持依靠群众、开门办刊,持续关注和回应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近些年来,借助网络开门办刊,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读者需求,在服务读者中交流互动,有效提升了刊物传播力影响力。我们获批成立"江苏省党的群众工作研究基地",并设立7家群众工作实践基地,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承接了数十项应用型课题研究任务,获得部省级课题一二等奖6个,在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发文10多篇。依托研究基地,我们与省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等联合举办"深化改革与群众实践""脱贫攻坚与民主监督""人口与共享发展"等高峰论坛,探索"刊地网融合"的党刊发展新路子。

  回顾过去十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我们深切体会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好党刊,必须始终牢牢坚持政治立刊,听党话、跟党走,把党性要求贯穿于《群众》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必须始终立足时代前沿,彰显理论特色,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始终强化创新引领,保持开拓进取的昂扬姿态,与时俱进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始终植根人民群众,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刊导向,把引领引导群众寓于服务群众之中。

  我们深知,尽管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群众》杂志事业实现新发展、新突破,但对标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对标新时代宣传工作新要求,对标全国走在前列的主流媒体,对标读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理论宣传形式创新、话语创新还不到位,理论文章的深度和温度还不够;群众杂志的品牌效应还不够强,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有待继续提升,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才刚刚迈出步伐,全媒体复合型人才不足,缺乏一些标志性的"现象级产品"等。

  省委书记娄勤俭要求我们,进入新时代,当有新作为。我们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娄勤俭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王燕文部长的讲话要求,做大做强《群众》杂志,打造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群众品牌的新型主流媒体,不辜负省委的期望,不辜负广大读者的期望,不辜负老一辈群众人的期望,奋力开创新时代党刊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始终牢记党刊姓党,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我们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宣传阐释好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服务全省改革发展大局。我们将加强内容生产、创新传播手段,探索适应全媒体发展的编辑出版流程,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群众》全媒体发展的硬件软件,构建《群众》杂志理论数据库,实现杂志历年来重要文章的数字化,汇聚全省乃至全国优质内容,推进岗位设置改革,创新人才培育使用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为周锋同志在纪念《群众》创刊80周年座谈会上的汇报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