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一、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坚持正确的方法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非凡成就的取得,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正确的方法,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把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改革推向前进。
一是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进而形成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整体推进意味着改革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全面改革;重点突破则是指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以某一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带动全局性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重点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等等。既整体谋划推进,又有重点任务,生动体现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不是推进某个领域、某个方面或几个领域、几个方面的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所有方面,并涉及所有部门、所有层级、所有区域的改革。要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体谋划、整体推进,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另一方面,经济领域的改革往往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要以此为改革重点发挥其影响和传导作用,区分改革的轻重缓急,避免各项改革平均用力、齐头并进。
二是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证明,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顶层设计是指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进行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而摸着石头过河则强调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对于认识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通过试点先行、大胆探索的方式进行。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的基础上来谋划。为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
三是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内在逻辑与辩证关系,即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改革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改革目标上,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起点;在改革重点上,要聚焦民生关切,从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群众最关心的领域入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展必须回应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要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社会福利的普遍提升,确保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稳定必须呼应人民群众对安全和谐的追求,为了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我们要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让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更加可见可感。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二、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处理好重大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更加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是谋划好、推进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
一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的关键驱动力。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做大经济蛋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源头活水。另一方面,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发挥着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要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体制,也是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调控引导市场预期,有为政府既能有效改善市场环境,又能及时监管市场失序,体现了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三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支撑公平,不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蛋糕”无法做大,那么公平的实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改革实践证明,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同时,效率以公平为前提才能够持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能让改革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更能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有机结合,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动态平衡。
四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改革的核心是释放社会活力,需要在激发活力的同时,强化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推动改革创新并维护社会稳定。只有保持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发展活力。因此,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市场规则,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公平竞争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只有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科学有效协调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才能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五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另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安全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更加严峻。这意味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从而牢牢把握推动改革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
三、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遵循正确的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不仅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且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路径,也就是回答了如何注重系统集成,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基本问题。
一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是确保改革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成为改革的重点,这就要求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二是确保中央和地方协同配合。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涉及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全局性事务方面,需要体现中央的权威性。涉及地方性事务,则需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地方实际确定改革重点,使地方改革措施精准对接中央要求、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三是确保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党的领导与群众创造统一于改革全过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越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越需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不断提高党全面领导、统筹谋划、系统推动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是围绕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生动比喻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就像人们讲的要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因此,要认真查摆阻碍国家经济循环畅通的“淤点”“堵点”,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强化金融稳定、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等方面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促进各项改革融会贯通、系统集成,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因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三是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因此,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充分释放内需动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三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体制改革。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策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二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和交通干线等优势,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三是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要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作者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