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江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企业家,他的创业故事有着三个富有时代特征的标签,一是苏南模式,二是企业家二代,三是企业党建。这三个标签,足以诠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脉络。
周海江的故事不能复制,但他作为大型民企掌门人的探索,却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企业制度的演进有着普适性的借鉴意义。
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民营经济迷茫、转型和进阶的每一个关键时点,周海江和红豆都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外界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关切。
苏南模式的成功转型,让红豆从一家苏南的小作坊,崛起为一家大型的跨国企业集团。而且,除了对实体经济的长期坚守之外,还紧跟技术变革步伐,深耕中国的消费升级。
作为企业家二代,周海江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接班”,他不仅和父亲一起创业,还带领红豆员工进行了一次紧跟中国经济变革的大远征。不是接班,而是创业。
企业党建则是基于政经大势和社会演进的自然选择, 政治优势能让企业“走正路”,实现持续的发展,这是对社会、股东和员工负责。事实上,它也是周海江“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重要基石和方法论。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给外人的第一印象。但在红豆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这位笑容谦和的企业家都能做出了有力的决断和决策。
“红豆”作为服装品牌,它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曾是很多70后和80后的共同回忆。到现在,这一品牌标识几乎和唐朝诗人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诗句同样深入人心。
在1989年,当周海江提出要花160万在中央电视台做这个广告的时候,在红豆内部却引发了大讨论,质疑不断。在那个时代,多数中国企业都还没有品牌意识,很多红豆的老员工认为,广告太虚了。160万是工厂全年的利润,如果用160万添置几台设备,岂不是更好?
1987年,周海江从深圳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之后来到河海大学任教,但不到半年,他就放弃这份体面工作,回到无锡就职于无锡太湖针织制衣总厂(红豆集团前身)。提出要做这个“大广告”的时候,他进入红豆才不过一年,因此有人认为他还是太年轻了。
不过,周海江的父亲、红豆集团的创始人周耀庭以及很多骨干,相信这个刚从深圳大学毕业回来的年轻人,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最后通过了周海江的提议。160万的广告,最后给红豆带来的价值可能超过16亿。实际上,这个品牌的广为人知,正是红豆崛起为大型企业集团的关键起点。
周海江的创业历史,是中国企业家的市场意识萌发过程的缩影。高中时期的他成绩一直很优秀,还担任江苏名校苏州中学的校团委副书记,作为学校第一批保送深圳大学的学生,因为深圳大学没有资格招保送生,临考前被取消保送,但他一定要去深圳,于是又考取了深圳大学。
后来证明,周海江的求学选择是对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那批深大毕业生中,诞生了中国市场意识最强大的一大批企业家,除了周海江,还有“营销狂人”史玉柱以及最懂产品的互联网大亨马化腾。
品牌是红豆的起点,产业的扩张则是一场需要大智慧的远征。1995年,红豆依托着强大的品牌,在中国服装行业一骑绝尘,产销与利润都处于巅峰。但周海江却看到了两个趋势。
第一,尽管红豆品牌强大,但服装行业缺乏足够宽广的“护城河”,那么竞争一定会越来越激烈。而且,经济周期也会对服装有影响,那么必须要相对多元化,既分散风险,也可以寻找新的利润点。
第二,当时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一次大转型,各地正在力推国企改革,经营不善的国企将被出清。但国企手中有牌照—比如摩托车,这很难得。
于是,周海江决定收购将要破产的国企上海申达摩托车厂,这是当时全国第一例跨地区、跨行业,而且跨所有制的并购。之后,摩托车板块一度成为了红豆最出色的板块之一。
此外,周海江深信,当时这种“刮骨疗伤”的经济改革必然带来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那么居民收入提高,衣食住行的市场依然会扩张。但周海江也不是盲目扩张。在进军摩托车产业之后不久,红豆又进军了汽车轮胎行业,但这一次,周海江选择切入重型卡车轮胎,而不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乘用车轮胎。
在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周海江分析了这一决策的逻辑,首先这是相关行业,红豆有技术积累,因为在收购申达摩托车之前,红豆已经在做摩托车轮胎。其次,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重卡轮胎更换频率极高,市场潜力巨大。而且,当时的对手在技术上不如红豆,这是一片蓝海。
事实证明,周海江的这一决定是红豆从十亿级迈向百亿级的一个基础。2016年9月,以重卡轮胎板块为核心的通用股份(601500)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了红豆集团旗下的两大主板上市平台。红豆集团的另一家主板上市公司是红豆股份(600400),公司重点发展红豆男装连锁专卖业务。
从父亲创业时几个人的纺织小作坊开始,现在的红豆已经是横跨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红豆杉大健康和园区开发商业地产等几个板块的巨型企业集团。
2004年,周海江当选红豆集团总裁的时候,红豆集团的销售额不过70多亿。2017年,红豆集团2017年营收达到了603.38亿,和2016年相比,同比增长14.88%,税收同比增长39.44%。
此外,红豆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由红豆主导建设的柬埔寨西港特区被称为“柬埔寨深圳”。目前,已有来自中国、美国、爱尔兰、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家企业在西港特区投资兴业,为当地2.1万多名群众提供了工作岗位。
从周海江的创业历程来看,无论是集团几大核心板块的崛起,还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他都是主要的推手。
2004年,38岁的周海江迎来了人生的关键时刻。在总裁的海选中,经过三轮不记名投票,红豆集团的50名大股东除一人因故缺席以外,49票全部投给了周海江。他当选为红豆集团总裁,正式成为“第二代企业家”。
由苏南乡镇企业成长起来的大型民企,“民主”程度远远高于浙江的很多民企,因此“第二代企业家”更多看的是能力和过往的业绩,周海江全票当选就是一个例子。
周海江创业、接棒历程,也让他开始思考民营企业的制度变革。可以说,他又操起了老本行,曾是河海大学教师的他,开始做一个研究者。2017年,周海江用自己30多年的创业经验,写就一本《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思考如何通过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和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融合,探索一种适合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模式。
1997年,在中国分税制以及国企改革如火如荼的时候,周海江脱产参加了江苏省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远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全职学习了半年。他利用这段宝贵的全职学习时间,对美国的大企业发展进行研究。此前,在红豆的创业初期,他和日本的商社也有很多接触。
他发现,一个企业的持续成长,和国家经济的变革密切相连,要植根于独特的国情和政治经济环境。
他对《南风窗》记者说,现代企业制度是共性的东西,不管中西,企业都必须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励人,改革开放的成功,民营企业的崛起关键都是“正确人在做正确的事”。
但另一方面,中国正处在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故事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党建为企业带来政治优势,保证企业“走正路”,而在产业的选择上,跟紧党的政策和经济的大势,也会在做决策的时候,避免失误。这其实也是对社会、股东和员工负责。
周海江还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不平衡,而且也有贫富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企业家,必须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
对未来,周海江充满信心。2018年11月1日,周海江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营经济座谈会,周海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党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是一以贯之的,但党的最高领导就民营经济召开专题座谈会,这在我党历史上是首次。习总书记今天的讲话,驱散了近来笼罩在民营企业家心头的“雾霾”。
周海江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代表,也是全国工商联第十一届副主席,现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委员会主任,并在2018年10月,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在外人看来,周海江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也是一位“讲政治”的企业家。但从本质上讲,他的创业故事和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和思考,其实是对改革推进和时代进步的理性回应。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