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擦亮“书香门笛”文化品牌,不断增强辖区群众文化自信,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党建引领建平台,共谱非遗传承新乐章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发源地,胥口镇秉承“党建引领非遗传承”的思路,以落实《关于推动苏州市“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将传承和保护“香山帮”非遗技艺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多措并举推动“香山帮”技艺传承发展。
承香堂
聚焦解决工匠后继乏人、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胥口镇以实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书记项目为契机,加强非遗人才的选拔培育和梯队建设,启动青年工匠培养计划,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共同创立“香山工匠学院”,全力培育“香山帮”技艺的传承者和接班人。目前全镇建成了集聚展示、研发、生产、体验和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香山帮非遗技艺党建基地,为传承非遗技艺提供“练兵场”和“展示台”。此外,通过搭建非遗人才沟通交流平台,做好非遗技艺的技能培训辅导,实施“名师带徒”“传帮带”结对行动,完善“老中青”人才梯队,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注入新活力。
先锋示范做表率,共绘文化振兴同心圆
近日,钩针编织公益培训班在胥口镇子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课,社区党委邀请了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银牌获得者沙红英老师现场分享钩针编织艺术,手把手教授编织方法与技巧,社区居民沉浸其中,一起体验穿针引线的快乐。
钩针编织公益培训课程是胥口镇子胥社区党委“匠心课堂+”项目的一个子项目。为传承好传统技艺,胥口镇充分挖掘辖区内具有文艺技能、热心文化的能人巧匠,组建“七色花”文艺文化志愿服务队,推出胥小匠“匠心课堂”文明实践项目,开设书法国画、钩针编织、非遗手工制作等课程,带领居民沉浸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潜移默化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推动文化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入挖掘辖区传统民俗、手作等资源,积极调动老干部、老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等群体作为文化传播的骨干力量,通过彩绘文化墙、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形式,宣传村落故事以及乌米饭、松花团子、冬酿酒、手工年糕等传统手艺,拓宽文化传播渠道,让优秀传统文化绵延赓续、薪火相传。
创新活动搭载体,共筑文化惠民幸福圈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近日,一场“读点吴文化”2024全民阅读活动在胥江先锋党群服务中心拉开帷幕,活动现场,二胡笛子合奏、书籍知识问答、阅读推广人谈美文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引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
阅读推广人分享优秀书籍
紧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盼,胥口镇有效整合区域资源,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依托辖区内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等阵地,定期开展全民阅读、理论宣讲、科普宣传、道德讲堂等文明实践的同时,组织非遗藤编、窗花剪纸、创意花灯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学习和体验活动,着力提升居民文化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不仅如此,胥口镇还立足“我们的节日”主题,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举办“抬猛将”、端午文化节、“欢乐胥江夜”中秋游园会等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书画展、摄影展、采风创作等文艺惠民活动,把各项优质的便民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吴胥轩)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