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党的建设

常州滨开区:“新创号”链动产业发展“高速度”

发布时间:2024-09-14     稿件来源:新华网    

  位于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的新创碳谷集团是一家拥有40年复合材料装备制造经验、26年轻量化复合材料市场技术的新材料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锚定“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军者”的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同心同向,擦亮“链”上红底色 

  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积极展现“新碳智造,创赢未来”的使命担当。

  传承好红色基因。常州高新区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从八纺机公司的初创,到宏发纵横公司的崛起,再到新创碳谷集团的成立,这里承载着公司三代党员当家人的接力奋斗。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公司将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源源不断注入每一位党员职工心中,带领公司在转型升级中攀高逐新。

  构筑好红色堡垒。40年的企业发展历程,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从建厂初期仅有3人的党支部发展成如今78人的党总支,我们在“新创号”党建品牌引领下,实施初心、强芯、传薪、融新、向欣“五Xin工程”,推动党支部和群团组织建到生产一线、研发团队、项目前沿。

  凝聚好红色力量。持之以恒落实“双培”工程,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近年来,公司共培养党员骨干25人,公司党员中管理人员占比80%。广泛设立“党员示范车间”“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带动员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有力塑造事业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

  创先争先,激发“链”上新动能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抢抓第一资源,激活第一动力,努力为产业发展壮大抢占先机。

  聚焦高端人才引培。建立科学的人才引培机制,累计培育市“龙城英才计划”人才5人、省“双创”团队1个、省“双创”博士1名,与常工院共建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定制化、订单式开展产业人才培养,“新创班”覆盖学员已超200人。

  导入各类创新要素。用好创新技术、人才团队和社会资本等资源,与河海大学、风电行业龙头企业金风科技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模块化、分段式碳纤维叶片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先后建成国家碳纤维经编材料动员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常州喷丝板厂、常工院等上下游企业高校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建成3.6万吨原丝生产线,成为国内单体规模较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拥有授权专利1712件,其中发明专利574件,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9项,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单项冠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敢为有为,打造“链”上强磁场 

  作为先进碳材料产业链党建链主企业之一,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共建一流创新园区。立足于滨开区这一千亿级省级开发区平台,抢抓市委、区委大力支持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良好机遇,与园区内的中简科技、安泰复材等创新型骨干企业一道,发挥党建链主企业示范效应,引领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集聚,共同推动打造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新高地。

  争创一流服务平台。注重放大集团旗下公共检测平台达姆斯公司作用,与常工院共建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验室,并于2021年创成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在此基础上,为了向链上企业提供更高水平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正抓紧布局推进复合材料力学、理化、无损检测、微观测试和3D打印等实验室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级检测中心。

  营造一流产业环境。以全市先进碳材料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为依托,广泛开展党建联盟、党建轮值活动13场次,参加区级“链上有约·邻里配套”产业沙龙和滨开区“创智滨江碳索未来”系列活动20余场次,主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联动融通,以党建共建催生合作共赢、抱团发展。(何洁 查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