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东台市主动顺应群众健康需求变化,坚持因地制宜学习三明医改经验,聚焦人口老龄化加剧、医保支出压力加大、优质医疗供给不足等难题,先行先试建设紧密型数字化医共体,以深层次改革打通堵点、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形成了县域分级诊疗新模式,打造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全国医改典范,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充分肯定。全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要求大力推广医共体建设“东台模式”,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在东台召开三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培训交流会。
完善治理架构,推动多方同向发力。明确“群众得实惠、财力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改革原则,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坚持先立后破、主动作为,将2个龙头医院、24个镇卫生院、341个村卫生室(站)构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治理制度改革。建立三个层面的组织架构,即建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双召集人”的医共体推进机制,把方向、抓大事,解决体制机制、规划制定、人事编制等重大问题;成立由卫健、编办、财政、医保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负责医共体建设的统筹协调、医保预算和组织推进等;设立独立事业法人的运营发展中心,负责医共体的运行监测、数据分析、资源调度、绩效考核和大病筛查、健康管理等,做到人员、财务、药耗、质量、信息、医保“六统筹”。这样的治理制度,在隶属关系、编制结构、财政投入等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横向上整合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健康干预三大职能,纵向上打通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既分工明确,又多方协同,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推进支付方式改革。采取医保基金“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支付方式,实施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将成员单位结算基金和异地就医等一并纳入预算总额管理,年初预付、月度预结、年终清算,结余资金用于医共体成员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和二次分配。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统筹核定医共体成员单位薪酬总量,提高绩效工资控制水平至其他事业单位的2.05倍。推行院长薪酬目标考核制,公立医院、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最高绩效水平提高到单位人均绩效水平的3倍、2.3倍。建立“四方满意、群众健康、医疗质量、服务能力、运行效率”五个维度的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院长薪酬、单位绩效、财政拨款、医保基金“四个挂钩”,引导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从“重治疗”向“管健康”转变,将医共体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共同体,既有效控减医保支出,又促进医疗质量的整体提升,市域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基层诊疗量占比提高到75%,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8.8%。
突出数字赋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针对群众医疗需求升级与基层医疗能力不足的矛盾,高标准建成“数字健康驾驶舱”,一体布局“十大中心、二十项共享功能”,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直接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着眼提高检查检验便捷度。设立影像心电中心、区域检验中心,村村能做心电图、镇镇能做CT,有效解决基层缺骨干、缺技术、缺阵地等共性难题,实现市镇服务一体化、检查结果同质化。着眼提高救治诊治精准性。设立集中审方中心、药物配供中心、智慧急救中心、中医问诊中心和转诊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到每方必审、每方必查,处方合格率提高到96.3%、药占比从37.7%降至31.1%。在村卫生室就能开到人民医院的药且通过无人机快速配送,农村15公里、市区3公里的急救半径“上车即入院”,专家在线为基层开具中药处方并指导用药,实现了龙头医院和基层单位双向转诊,为确需外出就诊的患者提供专家信息和全程服务。着眼提高院外服务覆盖面。设立健康随访中心、医护调度中心,通过诊疗、体检、筛查等途径,及时发现并将需要随访的重点人群纳入健康管理,并为行动不便的城乡居民提供送医、送药、送护理、送健康促进服务。着眼提高运行管理效能值。设立质控评价中心,对341个考核指标自动抓取、自动分析,实时调度、实时管理,科学配置人、财、物等核心资源,保障高质高效运行。“十大中心”年均服务25万人次,有效打破城乡界限、推动资源共享,节约群众看病就医费用超亿元,群众满意度提高到92.4%。
强化内涵建设,优化医疗供给质量。始终坚持把能力提升作为留住患者“看病不出县”的关键,内外并举、软硬齐抓,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增强本地医疗吸附力。全面建强阵地。人民医院建成临床、急救、慢病、管理、信息“五大中心”,创成三甲综合医院,被列为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病历组合指数(CMI)从0.95提高到1.05,手术目录数从405个增加到979个,能够常规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高端手术。中医院建成治未病、康复、养生等“五大中医中心”,中医眼科创成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成为省中医院协作医院,正在全力争创三甲中医院。24家镇卫生院全部达国家推荐标准,并建成5家二级医院。341个村卫生室(站)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具备远程会诊、云端影像、药物配供等“十项辅助功能”。快速集聚人才。实施人才培养“八项工程”,市财政每年给予专项补贴,年均人才增量300名以上,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40人以上。遴选50名学科带头人,动态培养120名优秀青年技术人才。设立专家工作室45个,选派24名骨干长期驻守基层,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柔性共享资源。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肺科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深度共建,年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0项,建成2个名院分中心、60个名医工作室,创成省、市重点专科(学科)44个,省、市基层特色科室59个。周周有名医“大咖”来东台坐诊、手术、带教,年均1000多人次,形成“名医有约”靓丽品牌。
坚持预防在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树牢“大健康”理念,推动工作重心前移,坚持“防在前”,突出“治未病”,努力让群众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重抓健康管理。市财政专项安排健康管理工作资金,建立“牵头医院+专病小组+基层网格”的工作体系,依托健康随访中心,将高危易感人群全部推送至健康数据库,纵向上由10个专病小组统筹管理,横向上由341个镇村网格跟踪随访,把百万人民的健康管起来。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达80%以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维持在8.5%左右。重抓医防融合。积极构建疾病“预防、筛查、诊治、护理、康复”的一体化格局,大力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高标准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针对重大疾病风险,采取“政府补一点、医院让一点”,精准实施临床检查,排查出风险人员,全部落实分类分色管理。确诊对象由专病小组对症治疗,风险对象自动推送至健康随访中心,跟踪管理,形成闭环。自主开发健康管理中心App,群众以健康生活方式获取健康积分,兑换健康产品。重抓中医提升。发挥中医积淀深厚优势,以中医传承行动为抓手,力推中医与康复、养生融合发展。建成中医重点专科11个,镇镇建成中医馆、村村拥有中医阁,创成五级中医馆5个,四级中医馆实现全覆盖,中医诊疗人次占比保持在26%左右,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作者系中共东台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霍宏光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