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社会建设

建设有人文温度的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

发布时间:2025-03-18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梁 亮    

  发展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近年来,镇江市润州区坚持以人为本、文化为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人才、涵养人才,用心用情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干事创业、安居乐业创造良好条件,真正让润州成为人才汇聚之地、创新迸发之地、价值实现之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润州新实践注入青春活力与人文温度。 

  以人为本,打造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中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建设有人文温度的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关键在于把青年作为城市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将吸引青年人才、推动青年人才全面发展贯穿于城市经济发展全过程,真正实现人因城而聚、城因人而兴。 

  拓宽引才广度精准分析人口素质、结构和变动态势,启动青年人才导入计划,着力以青年人才集聚助推高质量发展。开展校地特色人才活动,走进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举办招才引智镇江日专场活动,组织小分队赴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本地高校和14个城市开展校园招聘会,向千余名镇江籍学子发出归乡邀请。近三年,累计吸引高层次人才185人、青年人才占比达35.6%,各类基础型人才9600人、青年人才占比90%以上,本地大学生留润数年均增长119.5% 

  加大育才力度把投资于同投资于相结合,持续提升人才政策含金量,推出产业强区人才三大礼包。近三年,人才资助资金年均增长11.8%。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会、科技金融对接会等,累计签订合作项目30项,合同成交额2000余万元,人才项目投资成功率达82.3%54.7%实现营收较快增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成为城市发展合伙人。青年人才张延伟,自创办江苏虹湾威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来,牵头论证研发了我国第一条基于5G和边缘云的无人船,在长江保护、水域监测、管道检测等应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短短三年时间从仅有10名员工的小微企业发展为拥有国内4家分设机构、年营收千万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提升留才温度坚持以最大的善意留才、爱才,建立全周期青年成长服务体系,擦亮来润州·才无忧人才服务品牌。围绕青年人才婚嫁交友、安居乐业、教育养育、就医就诊、家人养老等方面,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西津渡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人才友好街区,2024年设立40家人才友好商户,打造人才驿站、人才客厅、人才鹊桥等10处青年人才活动阵地,开展各类特色活动30余场,成为青年人生活休闲、文化体验、商务交流、创意孵化好去处 

                         以文兴业,点燃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人文因经济加持而焕发无限生命力,经济因注入人文含量而具有更高价值。建设有人文温度的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重点在于发挥青年群体在文旅融合、数字创新和引领消费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让青年成为人文与经济深度融合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在文旅繁荣中体现青年人文价值持续开展西津大市”“老街新貌等创意活动,鼓励青年以墙壁为画布,将传统文化、动漫元素、抽象艺术等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形成了集文化体验、时尚消费、社交互动于一体的京畿街区等一批特色消费街区。同时,以当地人文底蕴为依托,举办citywalk城市漫游计划等近百场文体旅活动,打造吃喝玩乐游购娱体演为一体的文旅套餐,让青年人才从单纯文旅体验者转变为文旅融合的参与者。90后青年唐颍以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为切入点,立足省级非遗泥叫叫,创作出具备特色文化消费模式的文创作品,受到广泛欢迎。 

  在数字浪潮中体现青年文化创造锚定镇江数字经济引领区战略定位,以官塘创新社区为主阵地,设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创新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2024年开展技能培训6期、特色活动20余场;围绕阿里云创新中心、网易(镇江)联合创新中心、联东U谷、东大校友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园区,签约企业340余家,着力打造青年人才创新策源地。 

  在扩大消费中满足青年文化需要围绕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搭建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服务业人才交流平台,一批青年律师、金融才俊成为两代表一委员,为传递文化正能量、画好发展同心圆贡献力量。围绕润州明月夜特色品牌,形成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夜经济新业态和新场景,契合青年对文化价值与品质生活的追求,积极打造演唱会、音乐节、小剧场等广受青年欢迎的人文经济业态,邀请青年达人参与乐享润州视频号与抖音号,带动夜间消费额提升50% 

  以文化人,唱响弘扬城市精神主旋律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建设有人文温度的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还要充分发挥青年在塑造和弘扬城市精神中的带动作用,让青年成为城市精神的代言人 

  守护城市记忆延续发展脉络依托街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家庭慈孝、邻里互助、小巷大爱、爱国忠诚四大主题,以街巷新风弘扬文明风尚。积极鼓励年轻干部、青年志愿者、居民代表等各方力量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打造平安锣”“邻里帮”“巡山护林员等服务品牌,2024年常态化开展关爱空巢老人、丰富邻里文化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用温暖方式改造更新老城区,留住城市文脉、风貌与记忆。 

  传承红色文化铸就发展之魂深入挖掘嵇直故居、五卅演讲厅等本土红色资源,在节约巷、火星庙巷、生产巷等老街巷融入红色元素,以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持续为青年指引方向、奠定根基。实施润苗成林计划,围绕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开展年轻干部大学堂”“机关青年说”“岗位大练兵等培训,持续强化锐意进取的城市精神,为全面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润州贡献青春力量。 

  促进交流融合丰富发展内涵发挥青年纽带作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开展互学互鉴、助农直播、传统文化分享等交流活动,构建起更具文化包容性的润州青年朋友圈。立足不同领域青年的需求和特征,联动新就业群体青年、本地高校大学生及外籍青年等,开展主播体验、交友联谊、双语讲解等融合创新活动,增进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好地团结凝聚广大青年,讲好润州故事。 

  (作者系中共镇江市润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