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文化建设

真诚求是 诚信之美

发布时间:2015-12-25     稿件来源:求是网     作者:马 俊    

  诗人说,诚信是三月的春风,五月的花海;商人说,诚信是宝贵的信誉,无价的财富;律师说,诚信是正义的伸张,公平的评判;我说,诚信是心灵的真诚,是品德的美好。

  人人皆倡导诚信,人人皆渴望诚信,而诚信并非生来就有,需要我们精心耕种,容不得半点含糊,假若为一己之利、个人之私等原因在诚信的土壤撒上虚伪、狡诈、欺骗,那么诚信必将夭折,无法成长为参天大树,亦无法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我们不妨为它培上真诚、恳切、忠诚的肥料,悉心灌溉,必将有所收获。如果诚信是一棵树,真诚就是它最好的养料;如果诚信是一朵花儿,善良就是它最美的写照;如果诚信是一粒果实,愿人人得以分享。

  人贵在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如是说也。诚信,是心灵的开放,更是美好品德的绽放。对一个人来说,“诚信”是其最真实名片,也是其最高“人格力量”。诚信,不是简单的数学题,这次食言了,做个减法,减去一分;下次补回来,做个加法,加上一分。它更像是你前行路上的脚印,一步一个印,失信时,它化为丑陋的坑洼,留下鲜明的印记,让你无法抹平,此时,我们只得善待以后的路,望以真诚之心铺就平坦无垢之路。无论是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上;无论是在众人的视线里,还是在无人可见的地方,诚信,都在每个人的心里。诚信不是他人的约束鞭挞,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美德。无需何人观赏,更无需何人约束,它就在那里,始终如一,静穆守望。一个人拥有了诚信,他就拥有了开启世界的钥匙;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世界必然为他关上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以诚待人,人恒待之,将知诚之贵也。

  勇者常诚。有勇气、敢于担当的人,常常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得失过错。“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实诚也。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齐心治理国家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中国共产党正视历史、自我反省、扭转乾坤,又何尝不是勇者的表现。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纠正“两个凡是”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中的诸如“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论调,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终于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然而,许多人借助网络这个有利屏障,披上“美丽的外衣”,以此掩盖掉自己的德行过失,改头换面,以此“改过自新”,实则不过是欺人欺己而已。同样,像对于日本这样试图以修改教科书来掩盖历史错误的国家,习近平就曾说:“否认侵略历史,是对历史的嘲弄,是对人类良知的侮辱,必然失信于世界人民。”如果说个人无法正视自己的过错,只知一味逃避,是懦弱的表现,那么一个国家试图掩盖历史错误,妄图篡改历史,则是缺乏担当的表现。对日本来说,如果不能正视那段历史,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掩盖历史者将遭历史灼烧,亚洲以及世界和平也将面临危险。

  智者善诚。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财富,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因此,智慧源于诚实,源于对真实的忠诚。古人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者,以实之谓信。”诚信,即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在网络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诚信同样是企业的“形象”、“品牌”,是网络经济的“试金石”,更是使网络经济发达兴旺的基础。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倘若让假冒伪劣、欺诈欺骗、坑蒙拐骗、偷税漏税、以假乱真等歪风邪气肆意横走,不加阻拦,必将导致“信用缺失”,产生“信用危机”,再好的发展蓝图也也不过是“海市蜃楼”,时间一到便轰然倒塌。懂得经营之道的人,势必以诚信为基石,以品质为保证,从而建立起“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良性网络经济运行状态。

  诚信,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做人做事的经历中慢慢去摸索领悟,培养起来的。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个有道德、诚实守信的人,义字为先,不计较一时得失,自然钱财滚滚来;反而言之,一个不讲道德,言而无信,自私自利之人,必将“亲戚畔之”、“人财两空”。古人有“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之语,意言诚信之重要。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生活中,诚信如同一个人的身份证,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也是一个人品德的显现。真诚求是,以信为由,诚信之美,人皆慕之。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