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深化“一体两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牢记教育初心,聚焦立德树人。学校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为党育人的初心、不改为国育才的立场,始终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持续推进“365党建+”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365党建+”工作体系建设为抓手,把党的建设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人才培养各领域,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连续五年获评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利用无锡丰富的红色资源,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深入实施“五大红色育人行动”,系统推进“千日修养、万人创星”学生综合素质养成计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牢牢把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坚持德技并修,深入开展“五金”新基建,统筹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关键要素改革,推动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紧密对接行业标准、市场需求,高度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潜心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勇担时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回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是高校办学应有之义。学校坚守职业教育主战场,发挥资源禀赋和办学优势,在服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一带一路”、技能型社会建设等重大战略中切实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高校职能。“E芯报国”,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办学历史底蕴和区域产业集聚优势,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办专业、育人才,为解决芯片“卡脖子”难题贡献职教力量。牵头论证并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开设集成电路技术专业,主持制定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每年为集成电路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000余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特等奖。职教出海,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老挝建成以苏信郑和学院为主体的“一学院两中心”海外办学体系,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员”等3项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培养的20余名老挝留学生被中老国际铁路公司录用,有力服务了大国外交和国际产能合作。学校现有“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开放办学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职业培训,服务“技能中国”行动。主动调整定位,积极履行“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职业院校职责,依托学历教育专业,敞开校门面向广大城乡劳动者开展精密五轴加工技术员、三坐标精密检测员、集成电路装调工等20余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员等4项市级职业标准,积极开展电商直播培训和直播助农活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技能支撑。
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区域发展。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的重大要求,紧密对接长三角产业链,在并跑、领跑产业中服务并赋能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于产业布局打造专业集群。面向江苏“1650”和无锡“46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专业设置调整机制,把专业建在区域产业结构上,对照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图谱开设专业42个,其中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12个、装备制造大类专业13个,建设微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高水平专业群,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行业进步、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建设开放型产教融合新生态。依托开放型产教融合平台,开展应用型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牵头成立3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无锡车用芯片产教联合体,建设全国工商联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拥有江苏省智能车用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教融汇平台5个,联合华润微电子、北京精雕、海克斯康等一流企业共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12个产业学院、30余个产教融合基地。深化党建共建引领校企合作。认真落实省委“高校对接产业链党组织”行动要求,主动对接融入相关产业链党建联盟,以党建共建引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和学校“专业革新、人才培养”双侧需求,推动产教双方在组织链接、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协同创新、相互支撑。近三年,开展企业技术服务横向经费累计到账8000余万元。
坚持党管人才,锤炼工匠之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做好高校人才工作至关重要。学校准确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以教师队伍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人才效能,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着力打造爱国奉献的人才队伍。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党管人才意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人才,制定落实针对性的培养措施、评价体系和激励办法,系统谋划符合学校实际的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发展服务,以政治进步与学术发展“双规划”,求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双提升”。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做热爱、专注、投入的职业教育经师和人师。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风尚,健全教师荣誉体系,优化师德养成培训,打造“师德标兵”等师德文化品牌,推动典型示范成为群体效应。遵循职教师资发展规律。职业院校同时面向教育与产业,其教师是工匠之师,集老师和师傅于一身,具有较高的“双师素质”要求。学校坚持多元化引才,高度重视引进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能工巧匠、技能大师等人才;探索校企联合招才引智机制,以人才“双聘”“互聘”共享方式打造高端人才引进的“快速通道”;推动教师企业工程实践由“大水漫灌式”向“任务驱动型”回归,聚焦任务、量化考核、提升实效。□
(作者系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