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智库中,美国智库以数量多、实力强、影响力大著称,代表了当今世界智库的最高水平。美国智库长期从事战略性、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在美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影响公众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有美国学者将智库视为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美国智库的运作经验和运行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定位清晰特色鲜明
美国智库数量近2000个,每一个智库都发挥着独特作用。国家和地方智库的研究领域虽各有侧重,但他们研究的视野都相当开阔,不局限于一国一地的范围。无论地处首都华盛顿,还是位于其他区域,智库都能够把国内和区域问题与国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往往在创建之初,智库就确立了主要研究方向,长期持续关注这一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具体的课题内容,及时公布阶段性研究成果,继而影响和推动政府决策。在此过程中,智库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自身影响力也不断得到提升,进而发展成为该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比如,致力于解决贫穷人口问题的北卡罗来纳州贫困问题研究基金会,虽然规模很小,但能够持续关注这一领域,长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终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翘楚。每年申请经费数额居全美首位的科研三角园区国际研究所关注的研究内容50%以上都集中在医学领域,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长期研究全球经济政策,史汀生中心关注国际安全与和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美国智库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特点。
市场化运营专业规范
美国智库基本上以非营利、非党派、非政府组织的身份独立从事研究活动,多以市场化方式运营,通过服务社会、影响公众的方式多渠道筹集机构运行经费,资金来源广泛,包括政府、公司、社会组织、个人(含会员)等等。为保证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智库在获取支持资金、课题选择、经费使用、具体研究、结论公布、宣传影响等各个环节均要求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规范性。长久以来,为保证研究相对独立性,智库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尽量保证所研究项目的政治正确;在收取支持资金时明确要求不设前提;某些较为敏感的课题往往通过多渠道资金支持的方式组织研究等等。如美国外交关系学院既有政府和公司的常规捐助,又通过收取会员年费的方式增加运行资金。
平台先进善用网络
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分析和整合能力是美国智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智库利用自有图书馆和专门情报信息网络为自身研究提供信息,并重视建立各种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系统为智库搜集、处理信息。美国数据库约占全球数据库总量的80%,驰名于世的大型联机检索系统有10多个。此外,智库还通过国际信息交流互换,从驻外使馆、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获取项目情报信息,获得研究所需要的最新资料。
以官方网站为依托,充分发挥网络的传播、互动、招募和引导功能是美国智库重要的发展方式。几乎所有的美国智库都建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将其机构组成、研究方向、资金来源、年度报告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向公众开放呈现,并注重对不同类型的受众采用差异化的展示方式。同时,智库借助网络塑造公共舆论和政治议程,及时公布、宣传最新学术思想、观点、研究成果和政策主张,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进而影响政府决策。此外,智库会通过网络民意调查、发动相关政策的讨论,为智库研究提供新的思想源泉和丰富的研究内容。美国智库还会利用网络研究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吸收人员参与研究。譬如,著名的美国国家人文中心就通过互联网征集人文课题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在社交媒体兴起后,美国智库更是迅速使之为我所用,持续发声,不断扩大智库在网络使用群体中的知名度,强化自身对教育公众、影响决策的功能。
人才流动重视合作
近年来,美国智库结构向着扁平化发展,大量小而精的智库产生,此类智库注重加强研究人员的流动性,强调减少专职研究人员数量,吸纳兼职研究员,大量招收访问学者,以提高研究实效,同时增进交流协作,减少成本。这一变革与企业分流职能部门的改革是一致的。结果,智库结构越来越扁平,参与智库研发和推广的人员不断增多,而真正隶属于智库的专职人员却在减少,智库参与政治的形式也更加灵活。美国智库不但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涉猎其他领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咨询经验。这样,智库不仅普遍拥有高比例的硕士、博士及专家队伍,更为可贵的是这些人才所拥有的职业经历、实战经验可以使智库免于陷入“学究式”“书斋式”的研究。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美国智库越来越多地注重加强交流合作,通过借用外脑、成果共享的方式,提升协同研究能力,加快研究步伐。如新兴议题研究院和国家人文中心就乐于邀请外部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
思动结合扩大影响
美国地方智库研究较为务实,智库特别是地方智库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很多地方智库能够主动作为,善于发现制约当地发展的问题,同时舍得下大力气针对问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鼎力推动各界力量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智库深知强有力的政策推销机制和多元化推销渠道是发挥智库影响力及推广其研究成果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深入研究、提出政策完善建议的基础上,智库机构也积极参与到推动政策实施的具体工作中。如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的研究成果评价强调对本地实际问题关注和应对之策的影响力,明确反对研究成果发表在刊物上、放进橱柜里的倾向,这也是该校的校训“THINKANDDO”(思考并行动)的集中体现。同样,科研三角园区总部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和资助小微企业落地、生根、发展,继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也是务实思想的体现。
美国智库特别善于通过举办活动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进而提升其影响政府、国会和政策界的能力。很多智库最频繁举办的活动就是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与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层面、不同观点的官员、专家和学者进行广泛的交流,来扩大其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如,居世界排名前15位的智库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其下属的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每年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交流活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也将关注重点放在如何发挥协会影响力上,其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经常组织会员与政府官员、国会议员以及政策界人士开展正式与非正式的互动活动。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