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省社科联、南京邮电大学主办,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江苏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估研究基地、江苏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承办的“2023年江苏青年智库学者沙龙暨第三届高质量发展与评价论坛”在南京召开。各位参会领导、专家学者围绕“四个新”的重大任务与高质量发展评价主题,立足宜兴环科园、张家港市统计局等江苏高质量发展实践基地与政策观察点的发展成果,在“双碳”目标下经济发展之路、不确定性增强下的中国经济与高质量发展、以科学评价引领人口高质量发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践总结;既有宏观政策解读,又有专题领域建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智库力量。
郭春丽
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行到中后期,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深刻转变,我国在“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也呈现出显著特征。
第一,虽然我国碳排放总量仍将随我国经济增长而增加,但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程度已经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第二,碳排放行业分布比较集中。制造业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比重高达60%,其中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石油和煤炭加工、有色金属等六大行业碳排放占制造业碳排放比重接近80%。第三,满足投资和出口需求的碳排放强度远大于消费需求。从内外需角度看,近五分之一的碳排放为外需服务。同时,投资需求高碳排放特征明显;消费需求导致的碳排放反映出中国以衣食住行为主的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特征。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引致的碳排放仍有下降空间。第四,我国碳排放量区域分化趋势明显,碳排放量呈现出“北高南低”“西升东落”的特征,一方面,我国超过三分之二的省份碳排放量呈现出下降态势,碳排放量趋于收敛;另一方面,传统能源大省的碳排放强度仍然较高,明显高于非传统能源省份。第五,我国居民生活直接碳排放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未来生活领域的碳排放量仍将增长。
实现“双碳”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我国应从以下路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经济增长下行中实现动力再造。清洁和零碳技术有望重塑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新动能和新优势,绿色低碳转型有望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应统筹好碳减排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减碳降碳节奏和力度,先立后破。以绿色低碳技术为牵引,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低碳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合作等手段促进动力再造。
二是产业结构在多目标协同中转型升级。在降碳过程中要兼顾多重目标,统筹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社会稳定发展等多重目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快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推动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
三是稳慎安排,把握好碳达峰节奏。坚持分类施策、分区施策、分业施策。在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前提下,按照先易后难、有保有压原则,推动各地区、各行业梯次达峰。引导各地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技术条件、在全国的功能定位和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需要,科学确定碳达峰时点和峰值,在保证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的前提下,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以此分梯次推进“双碳”工作。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引导市场预期应对不确定性增强态势
沈坤荣
当下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继续发展的国际制约性因素呈加大态势,大国博弈使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而且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国内经营主体预期不稳。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和压力,尤其是全球格局演变,需要以适当的政策来引导市场预期。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强
当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面临滞胀,各类金融风险指数、政治风险指数、社会风险指数都达到历史新高。世界经济增速下滑的幅度和节奏是接下来金融市场调整的决定性因素。要准确把握好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客观实际。就国内经济而言,今年的开局良好但景气回落,8月份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政策举措作用下,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加快。尽管稳住了经济大盘,实现了筑底企稳,但从统计数据看经济恢复并不牢靠,针对周期性下行、结构性问题、外部冲击影响及执行层面存在的“一刀切”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预期修复、政策见效及新兴产业壮大等需要时间。下一步应致力于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让经营主体更有信心,实现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让操作手段可执行,真正的关键是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中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发展阶段演变与经营主体的适应性调整
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已经发生改变。宏观治理上,根据发展阶段与外部环境的演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未来规划上,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强调“坚定实施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改善分配格局,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等;在国际循环上,以高水平开放反制逆全球化、以改善营商环境反制“撤资论”、以超大市场的吸引力反制“脱钩论”;在组织领导上,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从经营主体角度也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企业需要顺应阶段演变进行适应性调整——包括理念、观念、知识、人力资本、代际接续等,通过创新形成竞争优势,构筑新的微观基础。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治理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思维重构未来增长新动力,需要高度关注“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尤其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等问题。随着我国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微观经济基础、社会心理基础、就业形态、国际环境和舆论环境等都发生相应转变。宏观经济治理的基础条件演变,有必要深入研究宏观治理制度框架与治理的有效性问题。为此要创新管控模式,完善宏观治理。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家来说,要有全局意识和风险意识,拿捏和驾驭好经济运行的节奏,及时了解国家战略与政策意图,进而正确理解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作者为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
树立新发展绩效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苗成斌
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内涵丰富,涉及范围广泛,量化测度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高质量发展考评理论体系建设的根本遵循,新发展理念是构建考评理论的基本准则,价值判断施政行为是丰富考评理论的内在要求,新发展绩效观是完善考评理论的首要前提。新发展绩效观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新生事物,是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有效量化路径。新发展绩效观的内涵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准则,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指标框架,在考评上突出综合效果、质量效益、行政效能和参与效度,党委和政府的施政行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树立政府成本、政府产出、生产力促进和公众满意的新发展理念和新要求。
提高综合绩效效果。要站在政府功能和水平以及社会全局的高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特别是人的发展的高度去衡量测量,从社会全局来测评政府活动的投入、产出和效果。既评显绩,又评潜绩;既评经济,又评社会、民生状况和生态指标;既评总量增长,又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推进情况。
提高规模质量效益。要树立新的政府成本理念和政府产出理念。成本要作为绩效测评的重要因素,并与产出、效果一起决定绩效高低,目的是改变过去重测量政府自身运行中的投入,而忽视政府功能的所有社会投入的状况。政府产出通常测量产出和效果两个方面,测量成果实际功用及政府活动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和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服务和所作出的贡献。
提高政府施政效能。政府效能是指政府组织实现预期目的的适应性能力,是对政府组织功能的评价。效能政府是高效的政府、促进竞争的政府、监管力度强的政府、服务型的政府、创新型的政府、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政府治理能力如何、行政效率的高低、行政执行效果优劣、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小是衡定行政效能的重要指标。
提高公众参与效度。如何让公众在考评中有更多的话语权、将人民满意变成可以量化测度的标准,是推行高质量发展考评、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探索的“下评上”模式、政务公开模式、“评估团”模式等,都不同程度地收到了良好效果。公众和管理服务对象参与考评,是高质量发展考评的基本方向。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新发展绩效观,要强化人民满意的绩效导向,既要改变以GDP高低论政绩好坏的倾向,也要改变“干好干坏由领导说了算”的主观主义倾向,要真正将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和政绩标准转到人民满意上来。
(作者为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科学打造人口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沙勇
面对持续少子化、快速老龄化、日趋高龄化、区域增减分化的人口发展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而就人口高质量发展而言,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就不知道何为人口高质量发展。因而,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是顺利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口支撑的客观要求。
一是科学评价要厘清人口发展质量“高”的特有之意。中央层面擘画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即明确意指“人口高质量发展”与既往人口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或适度发展不同。一方面人口发展质量“高”,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而言,其特性需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此时的人口是客体,是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支撑性因素。因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人口总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都要在遵循人口自身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同有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向而行。人口发展质量“高”的另一方面,是面向“人类”自身而言,人口特性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这也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整体性素质提升、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一致。这就需要依据人口规律,通过实施人口均衡发展战略,聚焦人民生活品质与人口整体素质。为此,人口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必须切实把握正确导向:引导人口特性朝向能够更好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类自身全面发展需求的趋势发展。
二是科学评价要明确人口发展质量“高”的具体指标。基于上述人口发展质量“高”的内涵要义,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必须既立足于“人”的现代化,也要立足于如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强调的是人口发展水平历史纵向比较的结果要求。指标体系要能够动态反映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实现人口总量合理、素质提升、结构优化、分布科学,乃至与资源环境更相协调的过程,其核心要义是能够衡量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指标体系也要与适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人口要求相区分,重点关注人口发展是否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人口要素是否能够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否能够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提供更适合、更充足的人才支撑。由此,人口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建构,要能够量化体现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过程、发展状态以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程度,需要包含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共享指数等维度,以统筹引领人民高品质生活与人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将红色校史融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陈友民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在教育领域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高校红色校史文化蕴含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基因、文化精神、光荣传统。将红色校史融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可以加强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充分彰显时代价值与育人价值,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必然要求。
红色校史融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时代意蕴
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首先,能够引领高等教育建设的价值方向,为学生提供价值指引,增强学生对校史文化的认同感。其次,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将红色校史文化作为高等教育建设的载体,可以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范式,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再次,强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支持,利用实践与教育结合的形式弘扬红色校史文化,能够达到嵌入式、融入式的育人效果。最后,能够夯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载体。
搭建红色校史融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架构
首先,要合理选摘能够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容,针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与目标,对红色校史文化进行挖掘与深化,并对内容进行课程化处理和优化设计,与高等教育建设深度融合。其次,科学编排要能够厚植爱国情怀的内容,将红色校史教育列为高等教育的常态主题,内化于课程教学体系和目标之中。再次,应及时融入能够彰显时代价值的内容,具有时代风貌的红色精神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的力量之源。最后,红色校史文化的内生动力主要表现在求实、爱国和复兴等方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基于这些内生动力,将教学内容与党领导下的红色精神融合,促使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形成优良品质。
红色校史融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路径
从践行路径的设计出发,要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环节。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将红色校史文化创设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引导。使学生将学习与红色精神、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相联系,助力学生学习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一致。第二,要以教育教学为手段,将红色校史文化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常态内容。需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采用多元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第三,要以实践为桥梁,将红色校史文化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资源。让学生深刻理解红色校史文化中的拼搏精神和信仰力量。最后,要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将红色校史文化构筑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探索并完善红色校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顶层设计,从全局角度谋划红色校史文化的融入路径,丰富教育内容与载体,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构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
金巍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针对长江流域的关键问题,结合近年来出现的发展战略机遇,要使长江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和有效保护,必须推进高质量发展,而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和目标体现之一。基于此,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应该按照“基底—生态优先、承载—发展约束、驱动—内外关联”的战略思路建构总体框架,通过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区”发展互动,解决生态恢复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及二者关系协调等重大战略问题。
基底—生态优先。该环节旨在解决长江沿岸空间规划布局问题,即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沿岸城镇、农业协调发展问题。“基底”是指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基础,“生态优先”是指在进行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基础评价过程中把生态环境放在诸多要素的首位。依据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要求,选择土地、水资源、生态、灾害、环境等要素刻画指标,对长江国土空间开发人类活动适宜性评价,将沿岸划分为适合于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3类功能区域。
承载—发展约束。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旨在回答不同功能区域资源环境可承载人类活动的能力。针对人类活动适宜性评价划定的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区,测算出各类功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包括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环境容量及其空间分布状况。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界定不同功能区域人口和产业的可集聚规模,进而提出功能区域差异化的生产力布局调整策略。
驱动—内外关联。该环节关注不同功能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以及通过发展解决历史积淀生态问题和区域不协调问题,重点突出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驱动力问题。生态功能区域的措施要点包括生态修复、生态保护、还岸于江,以及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的人口管控等;农业功能区域的策略要点包括农业统防统治、基本农田整治、农业节水技术,以及农村绿色种养循环等;城镇功能区域的策略要点包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人口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等。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可按基底—生态优先、承载—发展约束、驱动—内外关联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逻辑递进的战略环节,从而为长江生态区、城镇区、农业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搭建总体框架。
(作者为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院长助理、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统计监测评价内涵
闾海琪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的高瞻远瞩和系统谋划,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统计保障。
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共同特征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器物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统计监测评价包括分析研判经济运行态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重点评价各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总体情况,有效反映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优势、成效和短板;监测评价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情况等内容。
从理论内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涵盖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又要破除西方化迷思,体现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五个显著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从统计内涵来看,统计监测评价分为三个层面。理论层面,要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必须从理论内涵延伸为统计内涵,成为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的指导。方法层面,应体现统计方法——综合评价法及其应用,体现统计思维——可测度、可量化,最终形成综合指数。实践层面,需体现为各维度及具体统计指标,将监测落实落地,即可采的统计指标、可信的统计指标、有效的统计指标。
中国式现代化统计监测评价的重点工作主要就是通过国际比较,总结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教训,更为重要的是密切结合中国实际,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建立相关统计监测制度,科学处理数据缺失问题,以加快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体系。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