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社会建设

以医德医风建设推动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1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李 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努力促进医学进步,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作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群体,医护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要以涵养优秀医德医风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 

    突出思想引领,强化使命担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优良医德医风需要有坚实的思想基础。要把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推动医护人员时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与坚定,从而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履职尽责。 

    坚定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医护工作是择一事终一生的事业,需要坚强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记医者初心使命,持续强化身份意识和责任担当,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淮安市疾控中心注重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医德医风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和基础课,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扎实推动理论学习。同时,结合医护群体的工作规律,采取线上自学、实境课堂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化理论学习,不断筑牢思想根基。 

    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医护工作的核心宗旨和根本使命。做好医护工作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抗击非典精神还是抗疫精神,都是医护工作者舍生忘死、心为民的真实写照,也是推动医护人员树牢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生动教材。新冠疫情期间,淮安市疾控中心先后举办5期抗疫先锋故事会,组织一线人员讲述抗疫感人故事,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引导医护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思想认同与价值认同,将为民服务和实现自我价值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践行医者为民的职责使命。 

    传承医者仁心的价值观念。医者仁心不仅是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更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护服务情感质量的纽带。淮安市疾控中心注重教育引导医护人员汲取中华传统医德的仁爱观念,丰富新时代医德医风内涵,引导医护人员将医者仁心作为核心素养,从思想根源坚决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自觉以仁者之心规范职业行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突出凝心聚力,强化归属认同 

    医护群体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始终奋战在抗击病魔的第一线。要加强对医护群体的关怀指导,及时纾难解困,解决医护人员后顾之忧,确保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中。 

    解决思想困惑。思想破冰,行动才能破局。要加强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引导医护人员正确看待自身工作,理性处理好医患关系等问题,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感。淮安市疾控中心针对近年来新进年轻员工较多、年轻群体思想波动较大等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青年员工思想调研,组织“‘把我说给你听等交流活动,关注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帮助其排解思想困惑,充分展现自身价值。 

    注重人文关怀。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压环境,身心健康极易受到影响,必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淮安市疾控中心不仅设立了健康促进中心,开设运动健身室、活动展示室等区域,定期开展各类交流互动活动,还把情感关怀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子女入学与就业、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在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的同时,营造和谐氛围,提升整体工作质效。 

    汲取榜样力量。榜样是推动医德传承的重要载体,要注重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先进事育先进人,让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思想浸润中生根发芽,最终实现从价值认同到行动自觉的转化升级。淮安市疾控中心注重发掘宣传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建立和完善文化墙、荣誉室等文化设施,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和激励医护人员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我,服务病患。 

    注重实践养成,强化核心素养 

    优良的医德医风是医护工作的灵魂与基石,是医护人员践行救死扶伤使命的精神指引。它不仅体现在对患者的仁爱之心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上,更要落实到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这一实践要求上来。 

    锤炼专业能力素养。过硬的能力素质是医护人员的立身之本,更是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必要条件。要激励医护人员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治疗疾病、护佑健康的专业能力水平。淮安市疾控中心把提供专业医护服务作为第一要务,定期组织专业技能比拼、群众满意度评价等活动,教育引导医护人员以精湛的技术、过硬的作风提供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所体现的关爱奉献精神与医德医风高度契合,并对更好践行医德医风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要深化对志愿服务的教育理解,从思想上认同人文关怀素养,更好领会医者仁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淮安市疾控中心将志愿服务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要点,并与医德培育相结合,定期开展送医下乡、健康讲座等各类志愿服务,与属地社区、学校开展合作共建,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治、校园卫生安全、健康知识宣传等活动,把精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发挥制度约束作用。制度约束是涵养医德医风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医护人员的行为划定明确边界,防范不正之风,同时激励其自觉践行职业操守。明确职业道德规范,把医德医风所倡导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职业素养具化为行为规范,使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医德一票否决制,将医德表现与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和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让良好的医德扎根在每位医务工作者心中,切实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廉洁的医疗服务;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通过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公开投诉电话信箱等,鼓励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系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团总支副书记) 

    责任编辑: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