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县长联席会议突遭雷击,延川县代县长被雷电击死。一个农民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安部门听说后极为震惊,要把此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毛泽东知道后急忙制止,让去调查一下,老百姓为什么会骂。调查的结果是,由于边区军政人员激增,征收的公粮过多,导致老百姓负担过重,群众产生了不满情绪。这件事促使毛泽东反思党的政策,决定精兵简政。他还亲笔书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在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就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在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南泥湾,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同时也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部队刚开赴南泥湾的时候,南泥湾还是一个荆棘遍野、梢林满山、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地方。当时有人这样描绘:“南泥湾啊烂泥湾,方圆百里山连山。雉鸡成伙满山噪,狼豹成群林里窜。猛兽当家百年多,一片荒凉没人烟。”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战士们并没有退缩,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号召下,他们披荆斩棘,艰苦奋战。
在三五九旅,上自旅团长,下至勤务员、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同甘共苦。王震是旅长兼政委,同时还兼任延安军分区和地委的领导工作,常住在南泥湾,很少留在延安,经常挤出时间参加劳动。他和部下一样,由于劳动双手生满了老茧;副旅长苏进、副政委王恩茂,也都分配了劳动任务,上山开荒,下田种地;陈宗尧身为团长不骑马,率领全团走几百里路去背粮食;团政委左齐,在战场上失去左臂,不能拿镢头开荒,就给战士们做饭、烧水,并挑送上山。
三五九旅一边战斗,一边生产,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硬是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不仅吃、穿、用完全自给,而且每年向政府交纳1万石公粮,创造了古今中外建军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在视察南泥湾时高兴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就都有了。
一场突发的雷击,一次激烈的批评,使党中央及时掌握了民情,纠正了错误的倾向,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大发展。通过大生产运动,不仅缺衣少食的陕甘宁边区旧貌变新颜,呈现出一派丰衣足食的繁荣景象,而且中共控制区域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最为顽强的自我拯救运动,为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军事和经济封锁,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有了大生产运动的成就,有了大生产运动的收获,中国革命才度过了非常时期,红色政权才走过了寒冬。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