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的解放战争展厅中,有这样一个老物件儿。它由杨木制成,铁圈做箍,顶盖完全密闭,只有前半部分可以掀开,做工粗糙,很不起眼。
这么一个普通的木桶有什么故事呢?这,就要从木桶的主人说起。
木桶的主人叫李桂芝,1915年出生于江苏沭阳西圩。他自幼懂事听话,学习认真,对新事物领悟很快。上世纪30年代,兵荒马乱,个人前途难料。而李桂芝在日寇对华入侵的紧张时期毅然秘密加入中共领导的“抗日支前联队”。1941年,他奉命前往敌占区,以酒坊和布庄生意为掩护收集情报,收集来的情报就与布庄各种杂物一起放入这个木桶中,这个木桶就成了李桂芝收藏我党重要文件的保险箱。
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里,共产党员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敌人抓捕。可以说,李桂芝的每一次秘密活动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可即使这样,李桂芝仍不畏艰险传递情报,想尽一切办法筹措军需物资。在战争间隙,他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积极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为了隐蔽起见,他常常选择在恶劣的天气下开展行动,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都留下了他为革命奔走的身影。
由于李桂芝的情报传递及时,多次使得敌人计划落空,这逐渐引起了龙苴保安队长周法乾的怀疑。
1947年腊月,由于叛徒出卖,李桂芝在海州被捕。周法乾部下残忍地将他绑在马后,由海州拖行至龙苴。李桂芝身上穿的长袍破碎不堪,两脚更是流血不止。在狱中,敌人对他进行严刑拷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脚掌钉铁钉……种种酷刑,都没有使得李桂芝低头。毫无办法的敌人在新年的鞭炮声中,将李桂芝、魏善芳(共产党员,西圩乡妇救会会长)等人押赴刑场。凛凛寒风中,敌人先是当众将魏善芳活剐致死,割下的肉被当场喂了狼狗。之后又将屠刀伸向了李桂芝。李桂芝双脚被钉满铁钉,无法行走,硬生生被拖上刑台。在死亡面前,他毫不胆怯,向着妻子高喊:“我们马上就要胜利了,你要坚强!把孩子带好。”
为了革命,李桂芝一生清贫,他将所有的积蓄,连同妻子王以兰的陪嫁全部捐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遗物。李桂芝牺牲时,他的儿子李元树只有11岁,唯一留下的这只木桶承载了李元树对父亲李桂芝所有的记忆与念想。
2005年,70岁高龄的李元树老先生,怀着浓浓的不舍之情将自己精心保存数十年的木桶,捐赠给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他希望为革命文物找一个好的归宿,更是希望通过此举留住一段红色记忆,让后辈子孙薪火相传。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观众。每每有人驻足在这个木桶前,就仿佛是一场与先辈的隔空对话。木桶的主人在对我们说话: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吾辈牺牲只为这盛世繁华。我们也很想对木桶的主人说:今日中华,如您所愿,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责任编辑:朱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