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基层理论宣讲新平台

发布时间:2020-02-25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周 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淮安市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建设工作,深化基层理论宣讲平台载体、内容生产与手段方式创新,打通党的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阵地建设突出资源整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为夯实基层理论宣传阵地,我们整合现有理论武装资源,建设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打造基层理论宣讲的新平台。

  强化制度保障,整合政策优势。下发《关于建设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的通知》,明确有制度、有场地、有标识、有队伍、有菜单的建设标准和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文化、传精神的宣传任务,建立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创传中心组织。将创传中心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任务,要求各地成立创传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各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文广旅游局、党校、新闻媒体等单位领导组成,统筹指挥本地创传工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1+16+X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建设责任清单》等政策文件,为创传中心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优化平台建设,整合场所功能。整合现有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社区讲堂等公共服务资源,借助新建的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活动阵地,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确定相对固定的场所作为集中创传阵地。固定场所悬挂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标牌,配备创传工作所需硬件设施和设备器材,打造实体化活动平台。每个创传中心配备2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软硬件设施完善与维护、队伍调度、活动组织、环境氛围营造等工作。目前,全市7个县(区)全部完成中心挂牌并进入实际运营。

  健全运营机制,整合队伍力量。吸纳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百姓名嘴等,整合地方专业文艺团队和群众性文艺人才,组建理论解读”“百姓宣讲”“文艺演出等三支队伍,确保推出的创传作品融思想性、亲和力、艺术化于一体。创传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下设一室两组三部一室即作品创作室,负责对理论作品文本的前期创作生产。两组即线下排演组、线上全媒组。线下排演组负责组建精品创作团队,开展集中研讨和排演活动;线上全媒组负责借助网、端、微等全媒矩阵,开展理论作品全媒发布。三部即文本协作部、图文制作部、视频创作部,负责理论作品的多形态制作生产。

  二、作品生产突出全程规范

  内容是理论传播之本,好的内容自带流量。我们在建设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过程中,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创作生产机制,着力创作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通俗理论作品。

  紧扣重大主题严把政治关。突出宣传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建设等重点工作安排;省、市委党代会精神及各项决策部署;基层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严格审核把关,确保主题鲜明、导向正确。

  制定创作流程确保标准化。制定创传中心日常管理制度和理论作品创作流程图,规范内容、流程及操作标准。明确作品创作四大流程:文本创作流程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题进行艺术加工,创作接地气、有温度的文稿作品;作品排演流程根据文本组织节目的初次加工与创作;多点加工流程对作品实行图文、影音等多点创作,打造一批制作精美、生动活泼的多形态作品;全媒传播流程利用全媒矩阵,进行多维度呈现与全覆盖传播。

  强化创作扶持提升专业性。邀请专家学者对创传骨干开展理论学习培训,提升创作人员政治理论素养。建立创传研讨月例会制度,开展作品策划交流活动,组织创传人员研讨创作主题、制定工作方案与文本,集思广益打造创传精品。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创作指导,提升作品创作水平。针对重要课题内容进行重点指导,通过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定期组织优秀作品评选,对优秀作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汇编。制定作品创传、展演奖励与补贴制度,对采用的高质量作品给予一定资金奖励,重点扶持微动漫、微视频、微电影等作品。

  三、传播推广突出精准有效

  在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建设实践中,我们针对不同受众心理和接受习惯,制作宣讲读本、文艺作品、微电影短视频等多种产品,利用理论说唱、文艺表演、网络传播等多种形式,努力让基层群众听得懂、传得开、记得住。

  注重以百姓视角讲好身边故事。在文本创作与作品排演环节,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题,将宣讲主题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将普通话编译成地方话。在专家学者进行理论解读的基础上,重点由百姓名嘴进行话语转换,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小短文。借助群众身边人、身边事,通过说故事讲道理的形式,创作接地气、有温度的通俗理论作品。

  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多样化表达。文本作品创作完成后,在传统说唱、小品、歌舞表演等文艺演出的形式上,突破以往单点制作传播的局限,借助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和手段,通过开展微电影创作大赛等活动,对文艺作品实行深度制作与再加工,重点打造H5、动漫、快闪、微视频等表现形式的作品,推动作品创作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从单项到交互转变,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需求。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开发了听习近平讲故事”“信仰的味道”“新时代来了等一系列理论原创微视频和快闪作品,使理论宣讲变得活泼有趣、易于接受。

  借助网络新媒体彰显传播优势。综合运用两微一端和移动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借助学习强国手机党校等理论学习网络平台,依托淮安发布、无线淮安、掌上淮安等本地平台,开发德润淮安理论学习微信公众号,以全网推送、互动直播等形式开展线上传播,有效地提升了理论宣传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我们面向渔民举办的走进洪泽湖区湖上升明月理论宣讲活动,打造了演出现场、连线现场、直播现场三个现场,同时借助蟹都洪泽APP进行网络直播,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已创作生产各类通俗理论作品300余件,在基层党员冬训、新春走基层等时间节点期间组织优秀作品巡演汇演40余场次。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臧金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