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锡山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广泛集聚力量,做强宣讲工作,切实提质增效,为发展新跃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通透”上提升理论宣讲针对性
思想引领,理论先行,内容为要。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是做实理论宣讲的基本前提。锡山区紧扣重大时代课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进行宣讲,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一是讲透理论。成立区一级理论宣讲团,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要求宣讲员充分发挥思想“转化器”作用,把中央和省市区委会议精神、方针政策等内容,与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相结合,突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重要内容,用生动事例、生活感悟去解读深刻的道理。二是讲准政策。要求宣讲员在方向、内容、主题上做到准确理解把握,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精研细读、学深悟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讲,贴近群众、感染群众。用好基层党员冬训这一抓手,把政策解读作为重要内容,既通俗化地解读政策,又有的放矢地回答现实问题,提高政策知晓率,让群众更多更清楚地了解政策,打通政策与民情链接的“最后一公里”。三是讲好故事。一则故事一堂课、一个榜样一面旗。围绕《平易近人》《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讲故事》等内容,深入提炼精神内核,积极选树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运用群众话语讲好群众故事,依靠身边人讲透身边事,借鉴身边事引导身边人,用宣讲架起理论政策与干部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在“分众”上增强理论宣讲生动性
宣讲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理论宣讲的质量和效果。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是做实理论宣讲工作的关键。锡山区适应理论宣讲分众化、大众化、互动化的需求,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宣讲队伍。一是领导干部讲政策、理思路。全区各级党组织书记担任宣讲团团长,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宣讲团成员赴各自分管工作领域,深入基层面对面宣讲,把政策形势讲透、发展愿景讲实。近年来,区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宣讲,讲改革、话发展,先后开展宣讲100余场次,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搭建起党的方针政策与基层干部群众的“直通车”。123个村(社区)书记围绕致富政策、惠民服务、民生保障等内容主动授课,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二是专家学者讲理论、析观点。邀请各级党代表、专家学者等来“锡山论坛”,到基层各镇(街道)、机关部门,与广大干部群众面对面开展专场宣讲报告会,为锡山发展出谋划策、把脉问诊。2017年,十九大代表、红豆集团党委书记周海江连续宣讲十九大精神20余场次,听众达4000余人。三是百姓名嘴讲体会、唠家常。突出百姓宣讲当主角,由“五老”、行业骨干、大学生村官、“小区总理”等组成的“百姓名嘴”宣讲团,在摸清群众所需所盼的思想脉搏、民生问题基础上,找准宣讲的切入点,把重要会议精神落到群众熟悉的典型事、具体事、眼前事上,引导群众从小故事感悟大道理。
在“立体”上提高理论宣讲普及性
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建在哪里。解决好“在哪讲”的问题是做实理论宣讲的重要依托。锡山区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宣讲平台,着力促进宣讲全覆盖。一是“智”者虑远,讲堂论坛深入讲。区、镇(街道)两级充分利用现有的讲堂论坛资源,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分众化理论宣讲。2002年创办的“锡山论坛”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已成为全区领导干部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宣讲阵地。东亭街道“资敬学堂”、东港镇“尚学堂”、厚桥街道“厚德讲堂”等15个各具特色的宣讲阵地,形成强大的“磁场”,团结社区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二是见“微”知著,移动学堂随时讲。2013年,首创理论学习“移动云学堂”,打造出微信“锡山微学习”、电子屏“广场微党课”、微博“锡山早读”、手机短信“微型党课”、QQ“头脑风暴微群”五微一体的理论学习平台。2014年,探索“锡山慕课学习在线”,方便广大干部群众在线系统学习,截至目前,上传理论文章3000余篇、宣讲视频400余部,受众超260万人次。三是润物无声,情境体验现场讲。把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许巷惨案纪念馆等15处红色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成红色宣讲教育阵地。整合荡口古镇廉洁文化展示厅和王莘故居、华明之和沈安娜夫妇生平事迹陈列馆等人文资源,将孝亲、修身、公廉、勤业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面向大众宣讲,情理交融,引起群众共鸣。东港镇山联村讲好村民致富故事,分享“致富经”,推进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化,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在“亲和”上确保理论宣讲实效性
灵活多样的宣讲方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是做实理论宣讲的有效方法。锡山区准确把握宣讲政治性与原则性,善用宣讲技巧,不断提质增效。一是“零距离”宣讲入情入理。采取“面对面”“零距离”的方式,深入基层,走村入户,把“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使理论通俗易懂,让理论走进群众心坎里。近年来,全区基层志愿者、“百姓名嘴”等不同职业的宣讲员,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专题,编印理论口袋书,发到每一位党员手中。二是“小事例”宣讲入耳入脑。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在广泛收集锡山的历史文化、模范典型、凡人善举等事例基础上,梳理宣讲题目清单,开展“点单式”服务,由基层选题,以小故事讲清大道理,以小事例回答大问题,让基层干部群众从身边典型和朴实故事中领悟生活的意义、感悟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变。三是“说唱式”宣讲入眼入心。采取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艺术表现方式,把宣讲内容编成快板、锡剧、评书、小品等文艺节目,寓教于乐,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了解新形势、掌握新政策。2019年策划编排《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拔河》等13部文艺作品展播,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锡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