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特别在党的思想、理论、作风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在华中工作期间,为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思想理论和作风建设呕心沥血,其理论和实践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方面,刘少奇特别重视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他多次指出,官僚主义是共产党员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不仅会破坏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党的战斗力,而且会腐蚀党的整个肌体,使革命蒙受损失,所以必须与之坚决斗争。
1941年,刘少奇就在华中党校专门作了《民主精神与官僚主义》的报告,明确指出了官僚主义的种种现象、危害、产生的根源及防治的办法。他说:“官僚主义主要表现在包办一切,坐在人民头上发号施令,把人民的解放看作是自己赐给人民的;对群众意见充耳不闻;对不同意见不仅不采纳,而且进行打击压制等。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根据地民主政治生活之很大的障碍,不清除这种现象,在根据地内组织很好的民主政治生活是不可能的。”在谈到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时刘少奇指出,“我们党内存在官僚主义,是因为党内非无产阶级的影响很大,因为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文化程度更不够”,我们的群众往往“把你抬起来做官僚,把你当成官僚来拥护你。我们懂得了一点民主,如果群众要我们坐在他们头上,我们就自己走下来,但这要有民主精神的人才能这样干”。可见,没有民主精神的干部,必然产生官僚主义。
刘少奇因此得出结论说:“提高群众的文化程度,特别要提高民主精神、进行民主教育,这是我们反官僚主义的重要办法。”他要求:“我们必须在党内外及人民中进行民主的教育,系统指定同志去研究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苏联无产阶级的民主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研究各国的宪法。”他认为,中国人民“与经过民主革命及几十年民主训练的人民是有些不同的”。所以,民主政权“还要制定出一些民主的法律(如各级政府组织法、选举法、代表会议的规则、处理各种案件的手续等),规定制裁那些违反民权、侵犯民权的办法等”。这就说明刘少奇早已认识到要把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提高到制度化、法治化的地位。华中地区的各级民主政权,在刘少奇上述精神指导下,配合党的整风运动积极开展了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和廉政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多次指出,在党执政的条件下,更要注意反对官僚主义,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他认为,决不能让某些领导干部特殊化、以权谋私、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存在和发展。他要求,党员干部要永远与群众打成一片,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而不是当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他还说:“同志们应该记住,我们党是掌握了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许多党员是国家政权的各级领导人。处于这种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滋长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事实上,这些脱离群众的作风,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同志身上表现得相当严重。”
对于执政党来说,最大的考验是来自党群关系的考验,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执政党的地位,使党内一部分人容易滋长和蔓延官僚主义、特权主义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因而使党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所以刘少奇指出,不少的干部是站在民众之上,而不是站在民众之中;他们是以人民的上司自居,而不是以人民的勤务员自任;他们是越权垄断包办一切,而没有尽到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他们自以为是人民的统治者,而不是人民的公仆;他们不是听命于人民、以民意为依归。
刘少奇对于党处于执政地位后容易产生腐化、官僚化的问题也提出了警告,要人们提高警惕性。他说,有些同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只知发号施令,而自己则既不调查,又不研究,也不向群众学习,拒绝群众的批评,抹煞人民的权利,甚至要求人民为他们服务,为了自己的享受,而不惜牺牲群众的利益,劳民伤财,贪污腐化,在群众面前称王称霸等”。他引用唐太宗与魏征争论的一个问题,创业难还是守成难来教育大家:“历史上从来有这个问题。得了天下,要能守住,不容易。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他们这种担心有点理由。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
他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干部,处处讲究生活上的享受,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在不少的干部中间,那种摆排场,闹阔气,假公济私,明目张胆地挥霍人民财产的特殊化作风,在最近一个时期内有了滋长。这种旧官僚的恶习,在我们的队伍里是完全不能允许的。凡是犯了这种错误的人,都应该彻底改正,严重的还应该受到应得的处分。只有打掉这些官气,彻底纠正了这些恶劣作风,党同群众的联系才能够进一步加强。”
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特别是每当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新的变化时,他更是带头下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工作。
1957年2月至4月,他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各地,用70多天时间,就群众路线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沿途同各地干部、群众座谈,并作了多次重要讲话,收到了巨大成效。在这次五省之行中,一路上,他风尘仆仆,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废寝忘食地工作、调查了解情况,生活上艰苦朴素、严以律己,走到哪里,便把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从实际出发、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到哪里。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牵动全国亿万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防止各条线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工作之中。
在共同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践,力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模范作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