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南京市浦口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效统筹、全域覆盖的优势,组织引导各文明实践所、站、点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众志成城战“疫”凝聚起强大合力。
一、坚持教育为先,为“人民战争”强基。一是强化思想引领。用好“浦言朴语”理论宣传平台,组织百姓名嘴、身边好人、草根代表,开展各类微宣讲、微党课、微论坛120余场,以屏对屏、网对网、点对点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强化宣传引路。建立疫情防控战时宣传体系,聚焦联防联控创新举措、先进事迹、暖心故事,刊发新闻报道4000余篇,包括中央级媒体稿件50余篇。策划原创新媒体产品300余条,包括50余条阅读量达“1万+”、3条阅读量达“10万+”。三是强化文明引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工作体系,通过创意海报、电子屏、“小喇叭”巡逻队等多种形式,运用公益广告等载体,向群众普及防疫注意事项、开展温馨提示,引导人们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坚持实践为要,为“决胜战‘疫’”聚能。集聚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组织全区219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3000名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第一战场。一是冲锋在前,打好主动战。充分发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疫情防控中的“网底作用”,38名医护志愿者第一时间迅速集结驰援武汉,445名区级机关骨干志愿者奔赴全区7个街道(林场、农场),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二是守望相助,构筑主力军。坚持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在省界防控点、重要交通卡口、居民小区设立2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岗,累计发布80余条志愿者招募信息,成立131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积极融入政策宣讲、卡点协查、文明引导等。三是爱心传递,争当主人翁。注重发挥“美善浦口人”的榜样力量,引领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全国最美家庭”成员、“江苏好人”周芝琴义务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江苏好人”王华带着家人拍摄微视频传播抗疫知识……疫情防控期间,全区市民和社会各界累计捐款943.01万元、捐助各类物资2826万余元。
三、坚持服务为本,为“中国之治”添彩。注重用心用情用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服务群众生活、助力复工复产紧密融合。一是一着不让服务基层。把街道文明实践所和社区(村)文明实践站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着力点,按照“数据摸排一览无遗、网格管控一处不漏、科学防治一张清单、个案处置一跟到底”的原则,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支队—大队—分队—特色小队的纵向网络作用,促进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劲往基层使。二是一心一意服务群众。发挥民情收发室、“贤爱堂”邻里议事厅、“互助汇”邻里互助屋等基层文明实践点作用,推出心理关爱疏导、农产品助销、线上助学等40余个专项志愿服务项目,着力为群众解忧解难。三是一以贯之服务发展。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自觉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张考卷”。卫健部门抽调百名专业指导员开展企业防疫培训和复工复产指导140余场;商务部门主动对接商场超市,确保各类生活物资和防护用品保障到位。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浦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臧金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