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立足城乡一线、常驻群众身边,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的理论宣讲精兵,宜兴市委宣传部联合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基层理论宣讲人才能力提升“蒲公英计划”。今年5月中旬,为期一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骨干特训营开营,30名“百姓名嘴”走进大学,闭关培训,进一步提升理论宣讲的能力和水平。
紧扣宣讲新需求,精准施教强根基。把党的政策理论讲到群众的心窝里,必须充分掌握群众理论需求,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前,聚焦解决“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群众喜欢怎么讲,我们就怎么讲”的问题,与基层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摸清他们当前的思想动态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培训中,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把群众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课程中既涵盖党的最新理论,也讲授宣讲稿写作、宣讲艺术和表达技巧等专业知识,既讲时事要点,也讲地方文化,既有课堂授课,也有手把手辅导,确保按需施教、训有实效、系统培养、精准提升。
突出培训个性化,量身定制育精兵。考虑到每名宣讲骨干的理论水平、宣讲素养和接受能力不同,特训营在梳理培训学员特点的基础上,精心制定更对“百姓名嘴”胃口的培训内容。针对理论素养提升,由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焕明院长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张国军教授讲授“宣讲稿写作技巧培训”、汪春劼教授讲授“宜兴崇文重教文化及代表性人物事迹研究”;针对宣讲技巧提升,无锡市委宣传部袁伟处长讲授“理论宣讲的艺术与技巧”、唐忠宝教授讲授“如何提高理论宣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无锡广电台主持人徐丽华讲授“精准破题 真情投入 忘我表达”。讲台上,院校教授、行内专家娓娓而谈、旁征博引;讲台下,“名嘴”们认真聆听、详细笔记;交流中,学员各抒己见、老师详尽解答;定向辅导中,学员纷纷登场、导师逐个辅导。这种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基层现实、贴近“名嘴”需求的培训,真正激发了参训学员学理论、讲理论的浓厚兴趣,推动“百姓名嘴”实现从“个性化”向“全面型”转变。
聚焦能力真提升,注重实效贯全程。面对基层群众,“百姓名嘴”真正需要的不是“纸上谈兵”式的说教,而是更实用、更好用、更有用的宣讲方法和技巧。在培训中,特训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通过课前调查、课间讨论、课后座谈,完善培训质量反馈评价体系,让大家原本以为枯燥乏味的理论宣讲培训变得有“土味”、有趣味。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推动工作,聚焦宣讲薄弱点,紧盯能力短板,结合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我身边的小康”主题宣讲活动,全程开展主题宣讲实操演练,通过课堂学、课后写、反复讲,最后在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结业仪式暨主题风采展示,组织全市46个基层理论宣讲团成员现场观摩学习,发挥“以老带新”“以强带新”作用,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中共宜兴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