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点燃大山深处千万个梦

发布时间:2020-08-2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焦高星    

一个人,坚持12年,在大山深处办起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将1800多名贫困女孩送进了大学,改变了人生。这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做到了。她说,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很多人看来,命运对张桂梅并不公平:丈夫患病去世,自己浑身是病。但她自己却说:在华坪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精彩的,这片土地接纳了我,给了我一个绽放人生异彩的舞台。

张桂梅祖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8岁时,她从家乡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开始在林业企业做行政,后因林业子弟学校缺老师,她转岗从事教学,还带出了不错的毕业班。再后来,张桂梅考取师范学校,毕业后和丈夫到大理教书。1996年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张桂梅离开伤心地大理喜洲,调到条件相对较差的丽江华坪中心中学教书,后来又调到刚组建的民族中学任教。

在民族中学里,张桂梅发现女生很少,而且总有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去大山里找,发现很多女孩因家中贫困十几岁就嫁人了。这让张桂梅意识到,贫困的女孩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将养育贫困的下一代,恶性循环一直存在

如果能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张桂梅想创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为大山女孩提供教育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2002年起,她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在当时,这个想法并不被当地教育部门理解,什么时代,还建女高?更棘手的问题是资金。一所高中需要配套至少3个实验室,最便宜的生物实验室就要五六十万元,大家觉得张桂梅太天真。但张桂梅坚持要干,钱多钱少我不管。她打印好大一堆证明和宣传材料,去人多的街上、桥上发,想着一人捐几元,捐得多了学校就办起来了。然而,5年只募集到1万多元,有人骂她骗子,还有的向她吐口水。

张桂梅在2007年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当年,全国党代表在丽江市只有两人,张桂梅是其中之一。那一年,张桂梅去了北京。一名记者看到她穿着破洞的裤子,于是将她想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刊发报端,引起政府重视。在市、县政府200万元资金支持下,20084月,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投建,环境简陋至极:没有食堂、厕所、围墙和大门,只有一栋5层教学楼,地上遍布钢筋水泥。

十几年来,张桂梅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她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入学生心里。是什么支撑着张桂梅一路走来?张桂梅说过: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是病,却比正常人还苦得起。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我是一名山村女教师,我的愿望是让更多山里的孩子走出来。现在,张桂梅正筹划着在丽江建一所贫困女子高中,她说:要让更多的贫困女孩都能上学。她说,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