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社保服务

发布时间:2020-11-03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王国雷    

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是百姓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南京市江北新区社保中心紧紧抓住新区发展的契机,积极深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建效能,以党建推动服务提质增效,以服务提升丰富党建内涵,织密社保服务网络,向着社保服务新区样本坚实迈进。

筑牢硬堡垒,促进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出要切实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不断激发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区社保中心以党建为重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借助党员大会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把社保中心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坚持党支部议业务,借助党支部会议,研究业务建设、业务发展,固强补弱、精准施策,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召开党员大会评业务。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听取社保中心业务建设情况报告,及时组织党员模范标兵评选,对业务窗口进行查精神看工作劲头、查难点看创新思维、查绩效看争先意识,激发全体工作人员内生动力。三是开展党员互助学业务。社保业务种类繁多、服务人群广、工作量大,新区社保中心针对这些特点,及时组织党员骨干开展学先进比思想、学业务比技能等互学互比活动,营造人人想锻炼,个个求提升的良好氛围。

架起连心桥,做好优质便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体现出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区社保中心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一直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建强基工程为统领,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工作,推出热心、耐心、细心服务模式,着力在群众办事难、办事远的问题上下功夫。一是着力突破业务难点。每月组织一次经办员业务培训,主动建立困难群体参保工作协调机制,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抓手,促进新区精准扶贫。二是加强防范风险拐点。强化底线思维,成立内控小组,抽调人员查隐患、严整治、促效率,坚定不移地落实内控制度,切实防范重大风险,确保社保工作的安全稳定。三是全力打通民生堵点。从群众最期盼、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做起,挂图作战、挂账销号,以打造区、街道、社区十分钟社保服务圈为目标,最大限度提升群众获得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推行多证合一改革促进企业社保登记和注销便利化。全面取消领取养老金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实施告知承诺制,取消丧葬抚恤待遇办理中的死亡证明和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推进网上办理、方便群众随时办。探索推行服务下沉,在街道、社区提供经办服务,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绘好路线图,构建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新区党委突破以往条块党建壁垒,着重抓好架构搭建、制度完善两项要素,通过打造三横三纵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有效将新区、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链接起来,更好地发挥联动作用。新区社保中心按照区域化党建统一部署,对照国家、省级示范社保经办机构建设要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方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功能,开展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服务标准化建设。一是对标找差补短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打造十分钟服务圈、推广不见面业务办理,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完善机制促稳定。通过各党支部的带领,不断推动服务平台升级,各街道开展多渠道、全方位、门类全的社保经办店小二专属服务。丰富工作方式方法,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培训活动,开通江北新区社保中心抖音官宣,结合动图播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将社保政策广泛告知。三是创新模式求发展。推动线上线下经办相结合,打造3+7区街两级社保服务平台,整合优化经办资源,率先在南京市探索开通全功能一窗式经办。创新社保智能化服务新模式,深化打造智慧社保,引入线上智能服务系统,逐步实现网上智能引导、线上预约办事、业务智能解答等智能服务功能,完成线上服务和线下办事紧密融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好组合拳,让社保服务更高效。疫情期间,新区社保中心发挥党组织先锋带头作用,成立社保中心应对疫情工作推进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不仅严格落实本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还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社保降费减负的有关规定,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大大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缓解了企业裁员和断保现象。首先,推行互联网+社保服务,保证经办不断线。新区社保中心梳理业务办理类型,及时优化经办流程,推出互联网+社保服务模式,最大限度保障疫情期间各类社保经办服务正常受理办结。采取常规业务不见面办,紧急业务及时办,特殊业务便民办、延期办,最大限度保证各类参保人群社保待遇正常享受。同时,推出11大项23条具体办理事项及操作指引,确保不见面有序推进。其次,集中优势资源,全面推进社保工作网上办。为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期间社保(医保)综合业务经办水平,社保中心还推出不见面网络视频培训,提高区街社保窗口经办人员业务能力。开通江小保人工智能客服群,及时响应企业和个人诉求,展现高效、便民服务新风。再次,弘扬主旋律,传递防疫助企正能量。新区社保中心通过江北HR、社保中心抖音公众号等平台,开通社保微课堂,及时推送《给江北新区广大参保人员的一封信》《节后疫情防控紧,新区社保中心有话说》等社保信息。印制《医保政策问答手册》免费向新区群众发放,让政策惠及各类人群。新区医保部门特事特办解决困难群众的重特大疾病报销问题,在疫情期间上门服务,确保困难群众的救命钱第一时间到达病人手上。最后,落实社保费减免缓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新区社保中心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免、减、缓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费(不含生育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北新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