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两个点,一个是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另一个是与纸钞和硬币等价,换句话说,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钞和硬币。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支付靠物物交换。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开始出现铜、铁、金、银等金属货币。印刷技术成熟后,纸质形态的银行券出现。再后来以国家信用为支撑,由中央银行中心化发行的法定货币逐渐取代了银行券。所以说我们现在的数字人民币并不是一种新的货币,实质上它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态。数字人民币与纸钞和硬币是等价的,纸钞能买的东西,数字人民币都能买,纸钞能兑换的外币,数字人民币当然也能兑换。
数字人民币M0的定位,是由货币的发展形势和规律决定的。随着技术进步,需求推动,法定货币的形态逐步从实物形态向数字形态演进。同时,移动支付现在已经成为了系统重要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一旦出现任何风险,都会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威胁金融稳定。另外,虽然目前现金使用量下降,但是绝对量还在增长。这说明零售环节的法定货币数字化供给并未跟上需求变化,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覆盖不足,公众对于现金依赖度比较高。货币本来就是一个公共产品,是为社会所有群体来服务的,应该为包括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老百姓提供普惠性的、使用方便的、数字化的央行货币。所以说货币发展的历史趋势和需求的变化都要求我们在供给侧做文章,利用新技术对M0进行数字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型的基础货币。
M0定位还有一个政策性含义——商业银行提供兑换数字人民币的职能。由商业银行提供兑换数字人民币的服务,是法律法规的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经营和变相经营货币的兑换和现金存取等业务,不具备为M0定位的数字人民币提供兑换服务的制度基础。所以按照现行法律制度的要求,只能由商业银行向民众提供兑换数字人民币的服务。需要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兑换服务,流通的服务照样可以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其他商业银行来承担。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不是靠行政强制来实现的,而是应该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老百姓需要兑换多少,我们就发行多少。另外,只要老百姓有使用纸钞的需求,人民银行就不会停止纸钞的供应。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与纸钞将长期并存。
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微信和支付宝到底和数字人民币是什么样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区别?我们说,微信和支付宝与数字人民币不是一个维度上的,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电子支付场景下,微信和支付宝的这个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货币;同时,腾讯、蚂蚁集团的各自的商业银行也属于运营机构,和数字人民币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责任编辑:王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