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把包括高校在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置于首要位置,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人才基础。
首在铸魂,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
在新时代,建设一流大学、培养时代新人,决不能忽视、决不可动摇党的领导这一办学治校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经历了探索调整、确立发展再到改进加强的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大学及专门学院采取校(院)长负责制”,党组织在政治上起核心作用。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应该受党委的领导”,“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二级学院(系)也相应实行了党总支(支部)委员会领导下的学院(系)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强调学院(系)党组织对教学科研行政工作的监督保证作用。197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试行高校二级学院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同时要求学院(系)党组织全面领导院(系)工作。1990年4月,党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党对高校领导的紧迫性。同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决定在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特别强调“无论实行何种领导体制,党委都是学校的政治核心,全面领导思想政治工作”。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党对高校进行全面领导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被放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对于全国教育界提出了更高要求,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针。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事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关键环节,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是确保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并非轻而易举,要清醒地看到高校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目前高校二级学院领导体制实行的是党政共同负责制,但在责任要求上又特别强调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职责仍需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工作有交叉有重复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高校具体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强化责任担当、敢于改革创新。浙江省在上述问题上就进行了很好的尝试,《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明确,“深化和拓展高校二级学院(系)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试点”。这一创新举措有利于完善高校领导体制,理顺高校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构建科学、严密、有效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
重在固本,不断加强高校师生思政教育
高校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努力方向。一是把牢办学正确方向。始终坚持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从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破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确保学校办学的正确方向。二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有着重要影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对高校课堂、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和互联网等阵地的管理,依法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高校的活动,防范校园传教,防范敌对势力渗透,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三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人才培养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切实解决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根在强基,从严从实加强高校基层党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注重在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中选拔,注重在有从事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的同志中选拔,注重从教学一线提拔使用年轻干部。二是提高服务能力,不断扩大覆盖面。坚持把党支部建在教研团队上、建在班级课堂上、建在学生社团上,确保教育教学科研推进到哪里、党支部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体现在哪里,把面向广大学生帮助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作为依托,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眼柔性管理、服务育人,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把广大师生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三是严明纪律规矩,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加强党的领导,严明纪律是保证。要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深化落实“管行业就要管行风、管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坚持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度,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和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强化财务、基建、后勤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将纪律挺在前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努力优化教育发展生态。
(作者系江苏海洋大学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