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上交的银元

发布时间:2021-01-0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房 阳 王 黎    

在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的展位上,展示着早期建党时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李少堂留下的一批遗物,其中有两块银元。

李少堂祖籍河南,因为河南连年发生灾乱,他背井离乡流落到了连云港,在当地娶妻生子,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深入国民党盐防营,以修理工身份作掩护负责情报和策反工作。为了革命事业,李少堂把家里变成了地下联络点,在盐防营当差的军饷每月七块大洋,两块交党费,五块购买枪支弹药。筹措军需物资时,还卖掉了家里仅有的一块土地。

1930年,李少堂等人发动大村暴动,暴动失败,暴露了地下党的身份,李少堂需立即带队撤离。撤离前,李少堂连夜回到家,他轻轻推开门,熟睡的妻子立马惊醒,发现是丈夫才松了一口气。她看着眼前浑身是伤、衣衫褴褛的丈夫,眼泪止不住地流:咱不打仗了行不行,你看看你都成什么样了?李少堂安慰道:为了革命,我死都不怕,我马上就走,这两块银元是我这个月的党费,你务必替我转交给组织部长杨光銮同志。说完转身就要走,妻子连忙拉住他说:你等等,我给你下碗面吃,你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啊!说完转身从柜子里翻出了仅剩不到半袋的面粉。李少堂环顾了一下空空的家,没忍住落了泪,为了革命他把家已经卖空了,他抱了抱妻子,走到床前摸了摸孩子熟睡的脸,就这样头也不回地奔赴了战场。妻子拿着两块银元犯了难,这么空的家该藏在哪呢?墙角的破洞!她连忙和泥将银元糊在了墙缝里,静待时机将其上交给组织。

李少堂带领部队准备插入鲁南山区打游击时被叛徒出卖,与他一同转战的十几位地下党员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残忍的国民党军砍下他们的头颅,抛尸荒野。还派人到李少堂的家里大肆搜刮,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连一床被子都没剩下,好在藏在墙缝里的两块银元逃过了一劫。妻子托人四处寻找李少堂的遗体,当时正值酷暑,一个星期后找到遗体时,堆在一起的烈士遗体都已经腐化不堪,根本无法辨认身份。此时李少堂妻子正身怀六甲,谁也不敢让她看到遗体的惨状,便将李少堂的遗物放在棺材内匆匆下葬。蹒跚来到坟前的李少堂的妻子泪流满面地哭喊着:你走了,我们孤儿寡母该怎么活啊……”

尽管内心承受着巨大悲痛,李少堂妻子还是一刻不敢忘了丈夫的叮嘱,一定要把这两块银元交给组织,这是丈夫最后一笔党费,也是丈夫最后一个心愿。可就在李少堂牺牲后不久,由于叛徒出卖,杨光銮也不幸被捕牺牲。因为李少堂地下党员的特殊身份,上交银元之路异常艰难。虽然一时间无法上交,但生活无论多么拮据,李少堂妻子始终保存着这两枚银元。

新中国成立后,李少堂的孙子联系上了李少堂曾经的革命战友惠浴宇同志,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惠浴宇同志知情后亲手写下证明递交中央,证实了李少堂的烈士身份。1982年,李少堂成为江苏省第一位被追授的革命烈士,这两块银元也终于得以上交给组织。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责任编辑:朱 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