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宣讲中感悟思想伟力

发布时间:2023-03-06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房 阳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是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是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场所。作为新时代的讲解员,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借助红色故事,用大众语、讲家常话、说家乡事,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紧扣新思想,精心选择讲什么在宣讲中,注重以小见大,以听众熟悉的身边故事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讲述抗击新冠疫情时,用身边的抗疫英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故事,诠释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讲好中欧班列从连云港开出,一路向西完成新时代西游记的故事,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通过讲述王继才26岁登上开山岛,32年如一日为国守岛的故事,引导青年人在平凡岗位上用奋斗绘就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突出分众化,准确把握为谁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革命纪念馆的观众来自四面八方,我们针对前来参观的领导干部、中小学生、企业人员、社区群众等不同群体的参观需求,分别撰写打磨相应的讲解词,减少大锅菜,增加特色小炒,为大众化理论点缀上分众化色彩,让每个人听得进、记得牢、学得好、做得到。面向机关干部,组织制作了《信仰的传承》等53个理论宣讲系列精品课;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走进荧屏,为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面向社区群众,积极打造实境课堂,通过情景化、沉浸式现场教学,有力深化了党的理论宣讲和党史学习教育实效。这一做法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注重创新点,持续丰富怎么讲注重在服务观众中教育观众,在适应观众中引导观众;在传播知识中传授道理,在满足需求中提升素养。在感情和态度上平等待人,由事生情、由情入理、以理服人;在语言和表达上运用声调、语态、眼神、手势,以心传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我们用快板书的方式宣传伟大建党精神,用情境讲述的方式宣传伟大抗疫精神,用流动微党课的方式在田间地头解读乡村振兴政策,用音乐党史公开课的方式在街道社区唱响中国共产党奋斗不止的光辉历程。变理论灌输文艺感悟,变照本宣科身临其境,变经典感动新颖互动

打造新阵地,不断拓展在哪讲群众在哪里,我们的话筒就跟到哪里,党的声音就传播到哪里。近年来,我们放弃守株待兔的馆内宣讲模式,开展党史六进活动,迈开双腿、走出大门,深入基层、紧跟群众,到广阔天地去,到群众身边去。积极吸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理论沙龙活动、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中发掘的优秀人才,着力打造小红砖”“红海英等特色理论宣讲品牌,不断壮大基层理论志愿宣讲人才团队,让理论宣讲犹如星星之火,在港城大地形成燎原之势,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责任编辑:陈 曦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