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需要广大青年“勇挑大梁、冲锋在前”。挑大梁,就要发挥关键作用、起到支柱作用。做好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我们青年理论宣讲者更要有“敢为善为、勇挑大梁”的勇气决心,与青年从“键对键”到“面对面”,从“屏对屏”到“心连心”,在宣讲中不断增进对青年的了解,磨炼做好青年工作的本领,赢得青年的信任和支持,进而成长为既懂业务、懂理论,又懂基层、懂青年的“多面手”。
理想信念铸魂。传播新思想的过程,就是一个学好新思想、用好新思想的过程,无论是宣讲者还是听讲者都从中受益。成功的宣讲一定是触动心灵的。要热爱理论宣讲事业,真信、真懂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把研究和传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光荣使命,尊重三尺讲台,做新思想的传播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党的创新理论是滋养青年成长的最好养分。要真诚热爱青年、真正关心青年。不板起面孔讲道理,强行灌输,不高高在上,漠不关心青年所思所想,要俯首甘为孺子牛,走到青年身边、走入青年生活,与他们真诚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接纳他们的所思所想,努力构建接地气、有生气、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青年话语体系,架起科学理论通向青年的桥梁。
真才实学奠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对新思想“了然于胸、运用自如、深入浅出、入脑入心”,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也是青年理论宣讲者做好工作的职责所在。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迭代不断加快,更需要我们青年理论宣讲者不断加强学习、充实专业知识,始终让自己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深刻理解、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让自己时时拥有“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成为理论宣讲方面的大先生,出大作品、成大学问,用源源不断的知识储备为青年提供力量源泉,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广大青年对理论的信仰、对真善美的向往。
责任担当立柱。理论宣传宣讲是青年理论宣讲者的主责主业,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是青年理论宣讲者的首要任务。要始终聚焦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青年理论宣讲者需要宣讲的内容很多,包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章党规和国家宪法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史”宣传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新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宣讲是重中之重,要始终聚焦聚力,紧紧抓在手上,经常抓、持续抓、深入抓。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一个持续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青年理论宣讲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重要指示要求,保持热度、拓展深度、延伸广度,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创新方法增效。要坚持对象化叙事,让宣讲体现时代性。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理论宣讲要让青年愿意听、听得懂、听了受益,必须关注现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实践作出解答、回应。要坚持“天线”“地气”一起接,将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所想所盼、基层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理论讲出“时代味道”“青年味道”。要坚持通俗化阐释,让宣讲更显生活味。开展青年理论宣讲,要注重选择合适的叙述方式和话语体系、有效的话语策略以及生动的话语格调,围绕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善于把政治话语转化为百姓语言、学术话语转化为生活语言、书面语转化为口语,更多运用启迪心智的金句、直抵人心的暖语,使科学理论更加可亲可感。要坚持小切口,在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中找准宣讲的切入点,以小信息反映大政策,以小故事讲好大发展,让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情感、更有温度。通过拉家常、说方言等阐述党的“好声音”,增强宣讲的亲和力、感染力,拉近党的创新理论与群众的距离。挖掘新形式,运用“情景式”“文艺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种宣讲形式,通过方言、快板、小品、情景剧等多种形式,以通俗的语言传递党的声音,深入观众心中。要坚持精准化传播,让宣讲更具针对性。要坚持“青年在哪里,阵地就设在哪里,宣讲就讲到哪里”,打通线上线下阵地平台,推动内容“上云”,充分关注青年人“爱看爱逛”的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音乐平台、热门APP等,创新使用“场景化传播”,通过动漫、微电影、微访谈、图解、理论脱口秀、理论漫画等形式对理论进行立体式、可视化呈现。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当前,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青年更多机遇、更宽舞台、更重使命,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广大青年必定大有可为。我们青年理论宣讲者更要以“勇挑大梁”的使命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关键时刻见真章”的担当、敢为善为的能力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境界,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责任编辑: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