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党中央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更多的文化艺术人才,决定在盐城创办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以下简称华中鲁艺)。华中鲁艺作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堡垒、新四军的艺术摇篮,虽然办学时间很短暂,却吸引了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从四面八方纷纷奔赴盐城。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在繁荣抗战文艺创作、宣传革命真理、动员组织群众、鼓舞军民斗志等方面谱写了一页页光辉篇章、奏响了一曲曲生命之歌。
华中鲁艺的孕育与筹建
华中鲁艺是在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关怀和领导下创建起来的。1940年10月下旬,刘少奇率领中原局干部动身前往苏北。出发前,刘少奇指出,去苏北将来要办些学校,争取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能够参加根据地工作。11月11日,刘少奇率领赖传珠等同志在海安与陈毅、粟裕等同志会晤时,明确提出了筹办学校的事情。随即,刘少奇的秘书刘彬便约请随陈毅从江南来苏北指挥部工作的丘东平、邵惟,与淮南来的陈岛、莫朴、刘保罗共同研究办学校问题。为了尽快推动华中地区抗日文艺活动的开展,使文艺成为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有力武器,刘少奇、陈毅吸收和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决定创办一所像延安鲁艺那样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学校,校名定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并指定丘东平、刘保罗、陈岛、莫朴、孟波等五人组成筹备委员会。
11月中旬,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确定院址设在盐城贫儿院旧址,暂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后因新学员增多,增设了一个普通班),学制六个月,第一期招生400人,并初步框定了各系师资和干部配备。会后,筹委会便印发招生简章,号召各地青年“凡具有中等教育程度以上或同等学历,年龄在十七岁到三十岁,身体健康,愿为民族解放服务,对艺术有兴趣者,不分性别均可报考”。一个月左右,已有近200名学生报到,学生们主要来自上海、南通、如皋以及盐阜当地的知识青年,还有少部分来自重庆、桂林、广东、福建等地的知识分子和南洋归来的华侨。此外,还有少数从部队调来的。
1941年1月下旬,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以后,刘少奇、陈毅在听取了筹委会的工作汇报并审定了华中鲁艺的管理体制、系科设置、教师和干部配备后,确定正式开学时间。2月8日,华中鲁艺举行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刘少奇、陈毅同志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广大师生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做坚持抗战的文艺尖兵!
华中鲁艺的学习与生活
在战火纷飞中成立的华中鲁艺,办学条件非常艰苦。院址设在盐城西北角贫儿院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内。楼上是文学系的教室,楼下是院部和戏剧系教室,音乐系、美术系的教室设在楼房对面的几间平房内。华中鲁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主要开设两大类课程:一类是思想政治课,一般邀请党政军领导同志和抗大五分校的理论工作者讲授;另一类是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全部由各系的教授授课。虽然有教室,但上课的地方并不固定,教室里甚至没有课桌椅,学员每人一张小板凳坐着听课,外加一块小木板记笔记,一旦遇到敌机空袭,还得带着板凳和木板到附近的大坟场上课。音乐系仅有几只口琴、一架旧风琴和一把师生自制的低音二胡;美术系没有石膏像,只好选些造型较好的菩萨搬来涂上石灰,作为素描的模特儿;戏剧系化妆用的是自己调制好的土油彩,就连上课用来表演小品的舞台也是学员们自己动手用土垒起来的。当时大家睡的都是用稻草铺起来的地铺,吃的都是山芋干、玉米糊、红高粱和炒盐豆,每星期能吃一顿烂糊面条,几个月能吃上点肉。但即便如此,师生们依然情绪高涨、斗志昂扬,没有被困难吓倒,凭着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把华中鲁艺建设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堡垒。
华中鲁艺的教学与实践
华中鲁艺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而创办,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贯彻文艺为抗战、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实践的原则。师生们经常深入城乡和部队,从生活中挖掘创作的源泉,同时还收集民间流传的故事、打油诗、民歌和地方戏曲,加以研究整理,从中吸取营养,以话剧、歌曲、地方戏等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把朴素的抗战道理讲到大家心里,起到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如文学系办系刊、办墙报,并且走上街头办《大众报》,写墙头诗。美术系办《民众画廊》,配合形势,绘制时势漫画、连环画,还到街头、农村刷标语、画壁画。同时利用开大会的时机,举办宣传画展览。戏剧系、音乐系和以他们为主组成的实验剧团、大合唱队经常配合政治任务,深入部队、农村、学校和盐城大众剧场表演节目。这些活动打破了以往苏北农村长期闭塞沉闷的氛围,极大丰富活跃了盐城地区的文化生活和鼓舞了军民斗志。同时,华中鲁艺师生在文艺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自己,为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培养造就一批文化艺术人才,为党的宣传事业提供一批优秀的后备力量。
华中鲁艺的转移与遭遇
1941年7月,日伪军集结1.7万余兵力,开始对盐阜地区实施第一次大规模“扫荡”。在扫荡前夕,新四军军部已有觉察。根据军部的指示,华中鲁艺于6月22日撤离盐城,分散到各区各乡动员群众参加自卫队。7月下旬,日伪军兵分四路进攻盐城,企图围歼新四军军部。7月23日,新四军军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华中鲁艺立即分为两支队伍,一队为院部、文学系、美术系、音乐系和普通班的一中队,200余人跟随军部行动,二队为戏剧系和普通班的二中队以及音乐系、文学系的少部分学员,200余人分散到地方工作。7月24日凌晨,当二队从临时宿营地北秦庄出发不久,遇到从古基寺前来的200余名配有机关枪和掷弹筒的日伪军的包围、袭击。相比之下,二队师生仅有8支步枪、3支手枪和少量手榴弹,况且缺乏战斗经验,在这危急时刻,二队师生奋勇突围,虽然大部分脱离险境,但也遭受了重大损伤。丘东平、许晴、王海纹等30余人当即牺牲。邵惟、周慕灏、肖山等62人被俘。当地群众也有4人受伤,8人惨遭杀害。
北秦庄事件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更是沉痛的。1941年8月中旬,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吸取北秦庄事件教训,决定华中鲁艺改建,调出一部分学员到作战部队和地方工作,留下的师生成立军、师两个鲁迅艺术工作团。其中,军鲁工作团侧重于音乐方面的活动,师鲁工作团侧重于戏剧方面的活动。两个鲁工团秉承华中鲁艺的办学宗旨,继续为抗战服务。1942年底,新四军军部获悉日伪军要对盐阜地区进行第二次大“扫荡”,于是决定实行“精兵简政”,迅速分散非战斗部队。军、师两个鲁工团也随即解散。尽管,华中鲁艺包括后来的军、师两个鲁工团,从成立到解散只有两年时间,但这两年却是不平凡的两年,华中鲁艺师生们演绎的红色传奇永远镌刻在抗战史和文艺史上。
(作者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朱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