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行知路上 培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3-08-31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杨瑞清    

编者按:杨瑞清,19636月出生于南京市浦口区,中共党员。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1981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后,志愿到乡村小学任教。自此42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潜心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现代乡村学校独具特色的时代新人培育之路。他创办的行知小学从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集幼、小、中和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荣获全国十大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等,2022年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走在行知路上,这条路我已经走了40多年。1981年,我从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带着让农民的孩子也能享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到偏僻艰苦的村办小学任教,在进城和回乡之间选择了回乡;1983年调任团县委副书记,几个月后辞职回校,在从政和从教之间选择了从教。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所学校。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一路走来我无怨无悔。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用坚守和努力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是适合的。

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教育一线

1978年,我有幸赶上国家恢复中考,在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读中师。毕业分配前,我忐忑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志愿书,写道:我来自农村,看到农村教育还很落后,很多农民的孩子不能上学,不能上好学。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伟大精神,强烈地感召着我,我决心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去办学,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在那个师范生还是稀缺人才的年代里,留在城里分配到好学校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许多亲戚朋友劝告我,关键一步,影响一生,一定要慎重,但我意志坚决。我非常崇拜陶行知先生,所以在可以进城”“鼓励下乡这两个选择中,坚定选择了到乡村教书,来到了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一所偏僻落后的村小——五里小学。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当地人曾编过一句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

我主动要求从一年级起始班带起。乡村的孩子上学不易,辍学时有发生。开学上课了,我发现还有6个孩子没来报名。我走村串户,花了一个月时间,把这些孩子全部拉进了课堂。其中一个女孩家长说: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家里要她放鹅。我不愿放弃,每天一放学就赶到女孩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教她功课,还给她讲陶行知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一个月以后,家长终于被我打动: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

当时学校一共一百多名学生,八九位老师。我们买了个小煤炉,一日三餐自己料理生活。周边没有集市,只能每个星期天步行八九里路到集市买下一周的菜。当年的1114日,我们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陶城先生,他是一名大学教授,也是陶行知先生的儿子。就是那一天,我们包班教的一年级班级开始叫行知班

我走上行知路的起点就是行知班。这个班成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第一个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班,受到广泛关注。我们还得到了农民朋友的支持,1982年农民朋友集资为学校易地新建。

工作两年后,正踌躇满志想要让五里小学更上一层楼的我,被一张调令打乱了计划。上级看我表现还不错,奖励我这个农村教师进城提干,任命我为江浦县团委副书记。工作条件好了,社会地位高了,我心里却总是空荡荡的。眼前挥之不去的,是离开五里小学时班里孩子告别的场景:孩子们一个个哭成了泪人,他们拉着我的手,一遍遍地问:杨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走?

村里的老支书也坐不住了,他托人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信,希望能多分配几位质朴肯干的老师来,把村里的孩子们教好。得知这件事后,我心里久久无法平静。思虑再三,我郑重地向组织提出:适合做共青团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就这样,当了4个月的我毅然决然地回到五里小学,回到了那群让我牵肠挂肚的泥娃娃身边。

很多人看不起乡村教师这个岗位,我却选择回到乡下继续教书。这样的举动在当时的江浦县引起了不小轰动,有些人甚至把我看成了傻瓜、异类。对此,我在日记中抄录陶行知先生的短诗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表示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了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而这一做,就是40多年。

学会赏识,践行行知教育理念

扎根乡村教育,是我这辈子终极的选择。国家发展、乡村发展需要办好乡村教育,这是必然的趋势,总要有人办好它的。

1985年,学校更名为行知小学,这是江苏省第一所行知小学,我也开始担任校长,那一年我22岁。当时,学校办学条件简陋,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质量低下。虽然没有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我还是决定沉下心来。我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当时的学校校长不好当,农民没有钱支持我们学校,国家也只能给教师每月发几十块钱工资,学校的正常运转只能靠收点杂费,天天为课桌凳配不齐操心,月月为十几块钱电费发愁,可以说是年年难过年年过。但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条件艰苦,而是农村学校留不住好教师。我当时最害怕的事情是开欢送会,每一次开欢送会,我都会感到失落、无奈,把自己弄得很憔悴。也有人劝我说你可以调走啊,但在解脱和坚守之间,我选择坚守。这个坚守不是被动地受苦受累,而是要想办法改变我们的困扰。

怎样让乡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空有一腔热情显然不够。初来五里小学时,我曾对村里的学情做过深入分析:全村9个学段357名孩子,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心,间接导致农村家庭负担增加。同是农村出身,我理解这帮孩子的不易:不是脑瓜子笨,而是学习条件差——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到校上课。

面对乱哄哄的课堂,怎么办?我从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寻找答案,决心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思想指引下,我提出了学会赏识、扬长补短、促进迁移的育人思路:想让孩子在哪个方面发展,就在哪里寻找闪光点,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我认为留级会让孩子丧失信心,于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学不留级制度。很多人一开始对此持怀疑态度,后来却发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此后,学校再也没有一个留级生,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

学习是为了发展,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发展的主体,要让老师当教书的主人,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决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而看不到人。我们要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并让他们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让孩子快乐自信、健康成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提出学会赏识、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的教育主张。在教育策略和方法上,提出激励、包容、提醒三原则,即激励优点、包容特点、提醒缺点。我们认为,这三者的比例大概在9901最为恰当。在2011年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大会上,我第一次明确提出行知教育这个核心概念。我们把之前所有教育实验探索的成果,全部凝聚在行知教育这个大概念之下进行整合,形成了以爱为根本、以情感为纽带、以教学做合一为原则,以关怀生命、关注生长、关切生机、关心生态四大要义为统领的行知教育理念框架。

在我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显示着自己的存在。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等设计,是一名校友完成的。他当年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老师的鼓励燃起了他的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后来这名学生考上了大学,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学会联合,推动乡村教学改革

学陶行知,不落脚在课程和教学上是不行的。课程和教学是办学最重要的根基。

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引,我们把学科学习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实践课程平台,将教学改革从教室延伸到了室外。

我们发现,在亲近生活、拥抱大自然、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方面,农村学校有天然的优势。虽然我们没有高级的仪器,但是我们的资源很宝贵,稻田很宝贵,荷花很宝贵。方圆百里的大山就在我们脚下,乡村学校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的农村生活,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于是我们带领师生登山野炊、江边戏浪,开辟小菜园,自建气象站……原先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校成为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我们发现,整合乡土资源,完全可以开发出促进农村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村里的支持下,我们种植了一片小树林以及8亩茶叶、15亩果树,还邀请一位农民在学校旁边种植了占地200亩、品种多达上千种的荷花,让劳动教育有目标任务、有场景、有工具,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国家课程生活化,生活资源课程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越来越高,教学质量越来越好。

这些年我们学陶师陶,终于懂得原来乡村教育并非人们所说的那样资源贫乏,学会联合整合乡土资源,完全可以满足成长的需求。而且我们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资源还可以反哺城市。

1994年,我们开办了江苏省第一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行知基地,尝试利用乡土资源,让城里的孩子学习农事。采茶叶、刨花生、喂牲口,夜晚的星空和篝火,吸引了许许多多城里的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我们把学农活动设计为三类课程:一类课程叫体验农民生活,粗茶淡饭,夜半行军,野外生存;一类课程叫学习农业科技,让孩子们了解这些种植的、养殖的、气象的、在农村伸手就能摸到的科技;还有一类课程叫了解农村建设,组织学生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农民怎么办工厂,农民怎么出去打工。此后,我又带领老师们开发生命安全实训课程、军训课程和奥林匹克课程等等。

一批又一批城市学生走进行知校园,学习农业科技,了解农村建设,体验农民生活,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军训活动、党史国史教育活动。29年来,行知基地累计接待了中小学生50多万人次,现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005年,行知基地又开始吸引外国学生,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融进行知文化,亲近乡土文化,触摸南京文化,领略长江文化18年来累计接待了外国师生1.2万人次,成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行知基地为行知小学的孩子争取到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条件。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行知基地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打开了一扇城市之窗、国际之窗,打开了一道友谊之门。与此同时,我们的思路也在进一步拓宽,希望能与志同道合者共享行知教育,共建世界学校,共育时代新人

陶行知曾说,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我深以为然。我坚信,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温馨的家庭生活、美好的学校生活、火热的社会生活,都是立德树人的场景,缺一不可。把学生从生活中抽离出来,整天只跟书本、作业、分数、名次打交道,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因此,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读好三本书:读好实践这本活书,读好生命这本天书,读好行知这本大书。

我常说:教书育人,有着无穷的乐趣、美感和价值。别问忙不忙,只问乐不乐。这么多年来,支撑我一路走来的,除了初心还有乡村教育无穷的乐趣。跟淳朴的农民打交道,跟天真烂漫的孩子打交道,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在我看来,教师是一个非常迷人的职业。因为,一个班的学生,将来有多少成才,他们如何创造幸福,这里面的创造空间极大,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迷人了。

经过全校师生多年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占地9亩的落后村办小学现已发展成为占地300亩,集幼儿园、小学、中学、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教育集团。学校有句校训还能更精彩,潜台词是已经不错了。我们用此来给胆怯自卑的乡村孩子打气,给平凡的乡村教师鼓劲,坚信走进新时代,我们的教育事业还能更精彩。

中国教育要高质量发展,要建设教育强国,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和同事们将继续走在行知路上。做教育,学习陶行知,走行知路,是没有退休的。我会继续努力,耕耘教育这片沃土,让行知路上开出更美丽的花儿。

责任编辑:张 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