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是“新金陵画派”的重要代表。他自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就长期生活、寓居、教学、创作于南京地区。江南文化、优美秀丽的自然景物造就出傅抱石绘画独特的精神气质和风格特色。傅抱石以自己的画笔代山川传神,以南京地区优美的自然景物、风景名胜、诗词意境入画,为秀美的江苏和南京留下了真实的写照。《一望大江开》《柳荫渔舟》《柳波渔艇》《初春》《柳湖渔舟》《春风杨柳万千条》《秋江放艇》《玄武湖》《玄武湖一瞥》《雨花台第二泉》《雨花台》《鸡鸣寺》以及以南京四季景物为描绘对象的《春》《夏》《秋》《冬》等,都是傅抱石具有江南文化特点和南京特色的经典之作。其中《初春》即是展示南京春天美景的中国画作品,表现出江南特有的盎然春意。
我国历来有“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的说法。傅抱石迎难而上,将传统柳树绘画技法与现实景物结合进行绘画创作,创作了为数不菲的以柳树为绘画题材和绘画内容的作品,如《柳荫渔舟》《柳波渔艇》《春风杨柳万千条》《初春》《柳湖渔舟》等。此幅《初春》为立轴,纸本设色,纵48.6厘米,横48.4厘米。近景作一渔舟在一老柳树下静静驶过,一童子正伏在船头整理渔具,钓鱼老者似乎隐身柳树后面的船舱内,仅露出鱼竿伸向船尾水面上,远处十多条渔船则三三两两漂浮在水面之上,一片繁忙景象,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近景两株老柳树的身姿挺出画面,树头无数嫩枝怒发,柳叶则以淡淡青绿敷染,微妙地再现出春日柳芽初萌时的清新之意。全幅纯以写意笔法为之,仅仅将柳枝略作勾勒,以见笔墨的变化,着墨不多,但画面形象地描绘出秀美的江南景象,给人以优雅生动、清新洗练的审美感受,傅抱石对自己熟悉的景物有非常敏锐的感知能力,并能通过娴熟的中国画笔墨技法表现出不同地区所特有的风物特点。此幅作品以高超的笔墨微妙地再现出南京地区水汽迷离、清朗空阔的空间氛围,不愧为精品之作。
(作者单位:南京博物院)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