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如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将文化力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推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面临的崭新课题。近年来,镇江市润州区围绕文化赋能美好生活,突出人、产、文、城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文价值导向。2023年,创成第二批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成功入选第三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以文化人,厚植高质量发展内驱动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座城市,自有一座城市的文化。润州区以被山水滋润的城市文化底色,涵养激情奔跑的坚定力量,构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一是以人文底蕴焕发城市动能。镇江是一座风光秀美、英雄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赓续千年的山水城林哺育着润州人民,不断激发推进文化创新的内生力量。作为这方热土的主城区,润州始终坚持保护和传承千年历史文脉,有机串联“两山一渡”、城市绿道等真山真水绿色资源,进一步推进城市绿肺建设,打造生态之城,充分运用“江河交汇”资源,探索长江文化、运河文化融合发展路径。二是以文化自信塑造城市气质。以城市内在气质提升为着力点,打造润州人文精神内核,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以强烈的“文化聚合力”推动润州人自觉主动成为城市发展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推动理论宣讲向基层一线延伸。持续擦亮辖区红色文化地标,充分发挥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陆小波故居、嵇直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境课堂”作用,加强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增强团结奋斗的内核动力。推进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持续办好“西津渡新春灯会”“南山采茶节”“南山杜鹃花节”“HIFI西津艺术节”“南山长寿节”等,丰富优质文化供给,形成文旅融合互促的发展新业态,打造近悦远来的城市生态。三是以文明风尚彰显城市温度。坚持“以文化城、文明育城”,将昂扬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融入日常,引导润州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依托全区6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经验,让群众在实践参与中加深感悟、增进情怀,以绵延的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社会亲和力和凝聚力。以深实厚重的“大爱镇江 爱在润州”品牌为引领,大力选树宣传各级道德模范、润州好人等身边“大爱”典型,让“学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成为润州人心中最昂扬的旋律,以文明雨露滋润社会。
以文惠民,提供高质量发展精神食粮
润州区聚焦便民惠民,探索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文体服务不断优化提升,更好地满足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2023年全区文化场馆服务人次182万,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到7.56次。一是开展接地气的文化活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润州建区40周年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其中“耕耘四十载·筑梦新时代”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巡演14场,“国粹芳菲·戏韵润心”送戏下乡(进社区)惠民展演7场等。二是打造最应景的阅读空间。深挖整合全区资源,深化“文心书坊”建设,将书香嵌入街区、景区、商务区,因地制宜设计阅读空间,打造个性化分众化的阅读活动新阵地,充分依托文旅驿站、文心书坊、“阅读e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构建“15分钟阅读圈”,以最具特色的阅读供给塑造城市记忆点,提升城市认同感。依托金山文宗阁藏书楼,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小型读书分享会;以“一条街 千年史 百业悦读人”为主题,整合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资源,串联布局“红色驿站”“阅生活”“静怡茶书院”等8个点位,打造“阅见西津——全民阅读示范街区”,开展20余场小而美的特色阅读活动。三是组织贴民心的文化服务。深化全民艺术普及,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展青少年民间工艺研学、非遗体验活动,深耕“润心系列”文化品牌,开展“润心书场”扬州曲艺特邀专场2场、扬州评话及扬州弹词驻场演出88场、“润心课堂”培训700余课时,“文艺播种计划”志愿辅导100余课时。着力破解老城区文体活动场所不足的难题,打造集登山步道、健身路径、球类竞技场等多项合一的宝盖山综合性体育文化公园,缩短周边群众的健身“半径圈”。
以文兴业,深耕高质量发展文旅赛道
润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开辟文旅融合新赛道。一是“重激励”完善政策体系。聚焦文旅融合,修订出台《润州区鼓励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版)》,配套奖励资金200万元,涵盖支持文旅品牌创建、支持文旅市场繁荣、支持文旅企业人才培育3大方面11条25项具体的政策,在全面配套落实市级奖励政策的同时,创新聚焦灯光秀、短视频等新业态、新场景,激励旅游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全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政府、行业、媒体、公众“四位一体”的全民营销模式,举办“山水古渡·自在润州”旅游推介会、文旅企业交流恳谈会,聘任润州文旅推荐官,邀请学生、热心市民、网络大V共同“打卡”辖区热门旅游景点,加大宣介推广力度。二是“夜经济”彰显主城活力。在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打造“1+1”畅游动线,以“邂逅理想生活”为主题,串联音乐厅、鸿禧广场、西津大市,沿路设置文创产品、特色美食、非遗展示等特色摊位,将夜演、夜市和夜游融为一体,打造一条夜游西津文旅动线;依托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尚清戏台、西津音乐厅、实验剧场、无界剧场等演出场所,开展“HIFI西津渡”、亲子音乐剧演出、戏曲专场、音乐会等活动,打造夜游西津音乐动线。三是“文化+”助力消费升级。举办为期两个月的“润州明月夜”嗨GO生活节,线上线下齐发力,提振人气促进消费。线下举办乒乓球、足球、掼蛋、摄影、短视频等文体赛事,开展荧光夜跑、西津大市、读书会等娱乐活动,吸引市民走出家门,为恢复和扩大消费提供有力支撑;线上开设“乐享润州”抖音号,围绕润州餐饮美食、酒店住宿、体育比赛等内容直播181场次,带动消费总额达500余万元。组织百名网络达人打卡润州,发布推荐润州本地餐饮、住宿、景区景点、娱乐生活短视频180余条,总曝光量超2000万。
展望未来,润州区将更加注重把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出发点,积极探索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模式,以人文韧性增强经济动能弹性,真正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作者系中共镇江市润州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