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创新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05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王必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设健康中国列入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在推进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灌云县人民医院立足本院实际,践行三四五党建工作法,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聚焦“三个坚持”,构建发展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探索党建与医院发展全方位互动,党建与业务全领域融合之路,实现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积极落实双带头人培养机制,同步提升党支部书记党务和业务能力。坚持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为党支部和学科建设培养和储备后备人才。健全党支部考核评价机制,量化考核指标,细化考核要求,奖优罚劣,树立导向,为医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聚焦一支部一特色,以战斗堡垒服务学科建设,努力构建党建有品牌,支部有特色,党员有标杆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坚持制度支撑。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也是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医院领导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二是健全医院基本管理制度和运行制度,保障医院高效安全运行。三是健全医院党建工作制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四是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树立病人需要什么,绩效就考核什么的考核理念,逐步形成质量与安全为前提,服务与效率并重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分配方案,把国考试金石转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挥棒

  坚持文化聚力。坚持文化育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注重平台搭建,培养一支有活力、有创新力、高水平的人才梯队,为医院发展注入活力。突出文化赋能。秉持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理念和厚德精医,务实创新的建院精神,不断放大医院文化效应。厚植文化底蕴。以人本文化、质量文化、创新文化、团队文化凝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

  突出“四个加强”,强化发展驱动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智力支撑和示范作用。优化引育留用机制,出台鼓励职工外出进修、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参加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全方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氛围。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在医院党组织建设中,注重凝聚学科建设共识、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增强学科建设后劲。同时充分发挥党员作为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在学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董家鸿院士工作站,把国家标准化肝胆肿瘤中心作为党委书记领办项目,构建同频发力、凝聚合力、增强引力党建工作体系,先后安排5批团队30余人赴清华长庚医院学习,20247月,大病不出县国家标准化肝胆肿瘤诊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已为全县患者施行了30余例高难度手术,同时利用多学科远程会诊平台,指导基层医院进行肝胆类复杂病例治疗40余次。

  加强“南北结对帮扶”工作。抓住南北帮扶契机,不断深化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无锡二院、江阴市人民医院的交流合作,扩展朋友圈。充分利用上级医院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带动本院在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学科发展、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缩小南北医疗卫生差距,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科室共建,选派医生不定期对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指导、质量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对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同质化管理。通过医共体信息化项目建设,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电子病历共享,医共体内检验、影像、心电等服务,构建分级诊疗、三级联动的就医新模式,实现乡镇病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以上医院的专业服务,提高全县整体卫生资源使用效益。

  实现“五大提升”,打造医疗服务新高地

  医疗质量提升。以国家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对国考指标做好汇总、分析、反馈,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及时补齐国考短板指标。通过等级医院评审,持续开展问题整改,及时对医疗、护理、医技等部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追踪,在提高诊治水平、缩短住院床日、降低药品耗材占比上下足功夫,瞄准学科技术前沿,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持续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

  医院管理提升。明确顶层站位,优化资源配置。组建医保管理和科室运营管理队伍,加快健全现代化管理制度,以先进理念重塑管理流程,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切实改善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深化DIP付费方式改革,做实做细医保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和生产安全。

  患者就医获得感提升。严抓医疗质量,调整医疗资源分配。坚持智慧赋能,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患者足不出户便能在线问诊。实行先医后付”“一号管三天等就医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流程、集约化、一站式延伸服务,优化双向转诊,搭建就医高速通道、疑难杂症患者绿色通道,让医疗资源围着患者,不断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安全感。

  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制定明确的科研发展战略和规划,建立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激发医护人员的创新潜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科研团队。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法治化合规性建设提升。在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法治化建设和合规性建设。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医院法治工作体系,明确医院法务部的功能定位,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院内各项事务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框架下运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让法治化建设和合规性建设覆盖医院运行的全流程,以法治力量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灌云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汪娅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