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新时代理论宣讲守正创新

发布时间:2024-11-05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丛 宁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务。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教育人民、引导人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连云港市以连理轩理论学习宣讲品牌打造为统领,构建1+9+N理论学习宣讲工作体系,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深入人心。

  紧抓核心要素,不断提高理论宣讲人才队伍素质

  组建一批理论水平高、专业素质好,并富有宣讲热情的基层队伍,通过组织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全面夯实理论宣讲工作基础。摸清家底建队伍。开展优秀宣讲人才选拔活动,按照公开选拔、单位推荐、择优聘用、动态更新原则,组建121人的理论宣讲人才库和9人的理论宣讲顾问团,全部建档立册、发放聘书,建立微信群实行动态管理,拉起理论工作常备军模范团。评选表彰全市首批理论宣讲十佳个人,培树8个全市首批理论名师(嘴)工作室,在基层理论宣讲人才培养、常态化理论宣讲活动开展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分类指导施良策。将宣讲人才库具体分类为党员干部、社科理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公共文化场馆讲解员、退役军人、五老人员、乡贤文化能人、驻村第一书记、先进典型等,按照岗位特点、宣讲特色等,通过实施理论宣讲骨干能力提升计划、定期开展集中备课会、分类别分领域组织微宣讲竞赛、组织调查研究等方式,引导理论宣讲人员抓好自我学习,推动理论宣讲、学习辅导更贴近基层实际、契合群众需求。以赛促学浓氛围。连续8年组织开展理论沙龙、精彩讲述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每年选拔上千名优秀基层百姓名嘴深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锻造了一支高素质、有情怀、受欢迎的理论宣讲队伍。2024年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说”——“青年述说40暨全市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组织全市三千余名青年参与理论宣讲赛事活动,通过记嘱托、开放发展、先进典型、红色文化四个专场比赛,选拔优秀青年宣讲骨干和基层百姓名嘴参与主题宣讲,借助网络云直播,线上线下受众数达百万人次,进一步放大理论+效应。

  紧贴受众需求,不断丰富理论宣讲产品供给

  不断丰富和创新宣讲形式和载体,通过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让基层广大干群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集中力量抓好重大主题宣讲。2021年至今,先后成立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累计开展集中宣讲1000余场次,基层宣讲2万余场次,覆盖近百万人。创新方式推动基层宣讲。创新开展理论宣讲和优秀剧目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网站七进活动,2022以来累计已组织开展190场次,直接惠及人群超10万人次。七进活动通过跨部门、跨区域统筹,将市级理论宣讲人才库的7类宣讲人员和时事政治、生活健康等7类讲座内容以及音乐儿童剧《寻找花果山》等多部优秀原创剧目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内容多样化、选择分众化的文化菜单,结合各单位实际需求进行点单订制,通过视频+宣讲+讲座+文艺等方式,实现将活动内容和受众需求相结合,将理论宣讲与文化惠民相结合,有效提升了理论宣讲成效。拓展阵地开展线上宣讲。推出理上网来·连理讲堂线上理论宣讲阵地品牌,采取微视频、微动漫、H5VR技术等多种方式开展理论宣讲。打造连理轩理论学习宣讲线上平台,集资料查找、备课学习、工作展示、交流互鉴等功能于一体,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思想我来讲等线上微课堂,统筹全市各类理论宣讲平台载体、力量资源,创新宣讲案例、提升备课质量、丰富方式方法,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实现理论宣讲声入云端、讲在线上。《坚定文化自信——一墩难求看中华文化的圈粉能力》获评全省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

  紧盯目标导向,不断优化理论宣讲工作体系

  通过强化品牌打造,树立系统观念,构建全市理论宣讲工作一盘棋格局。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关于加强全市理论宣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理论宣讲三优提升工程(即建设一批优秀宣讲队伍、打造一批优异宣讲阵地、培育一批优质宣讲品牌)。评选表彰全市首批理论宣讲阵地、理论宣讲品牌,突出用好党校、高校、公共文化场馆、城市书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等场所,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理论宣讲阵地网络。树立品牌思维。构建以市级连理轩理论学习宣讲品牌为引领,灌南县与理分享、赣榆区“‘花树9个县区子品牌,市妇联小马扎巾帼流动课堂、市革命纪念馆小红砖30余个特色基层理论学习宣讲品牌为支撑的1+9+N理论品牌立体式传播矩阵,推动全市理论宣讲工作品牌化、体系化建设。2023年全市围绕年度任务推出20个理论工作重点项目、60项特色品牌活动,开展学习宣讲活动2600余场次。强化工作联盟。发挥党政机关、党校、高校等方面优势和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具体指导、有关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大宣讲格局。近年来与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教育工委、市国资委党委、共青团市委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理论沙龙 精彩讲述百姓名嘴风采展示、学习达人挑战赛等活动。建立健全理论宣讲区域联动协作机制,开展新思想我来讲全市理论名师、名嘴结对乡村送宣讲活动,组织全市近70名理论名师名嘴深入108个乡镇村社开展结对送宣讲活动,组织理论名师(嘴)与县区结对共建,有效推动宣讲资源共享和理论直达基层。

  紧扣关键环节,不断完善理论宣讲保障机制

  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培训、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和纪律要求,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基层理论宣讲各项工作。完善培育机制。组织全市理论宣讲骨干参加全省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线上培训,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理论宣讲工作实操,全面提升基层理论宣讲人员综合素质。定期举办理论宣讲人才培训班,通过组织外出考察、集中备课、理论沙龙、授课辅导等形式,引导理论宣讲人员抓好自我学习、加强交流互动,不断提高理论宣讲水平。加强考核推动。把开展理论宣讲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党建综合考核中作出安排,明确评分细则,推动各地各单位各部门抓好落实。建立管理办法。对理论宣讲人才库成员,每3年发放一次聘书,每年考察宣讲情况。对连续6个月未开展宣讲或宣讲效果较差、发生导向性错误等情况的人员,实行解聘淘汰,被解聘人员3年内不再接收进入市宣讲人才库。制定全市理论名师(嘴)工作室管理办法,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引导和激励各名师名嘴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每年针对性培养和输出理论宣讲人才不少于10名,开展理论骨干集中培训活动(含备课会)2次以上。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讲师团团长)

  责任编辑:陈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