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平方公里的扬州古城是国内少数保持完好的古城之一,遍布着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它们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遗存,更是承载着我们党宝贵精神财富的“红色富矿”。近年来,扬州市广陵区紧扣“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这条主线,坚持把“课堂”搬到现场、将实训融入实境,深挖古城“红色富矿”资源,多维度打造“行走的党课”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让“党课”在“行走”中实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盘活古城资源,将“红色经典”打造为“品牌地标”。建好红色教育示范点。以皮市街、仁丰里、广陵路等省级城市更新街区项目为牵引,分别以红色典型为主线开辟曹起溍故居、熊成基故居、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等红色教学点,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开辟扬州家风展示馆、扬州院士史料陈列馆、朱自清故居等家风廉政教学点,以地域文化为特色开辟梅花书院、马可波罗纪念馆、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等历史文化教学点,先后开展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家风家教、廉政警示教育近2万余次。打造红色教育研学线。将“行走的党课”有机融入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以红色遗迹为“点”、以历史脉络为“线”,串联打造“古城律动·星火共传”“古韵今风·魅力运河”“沁润廉韵·家风传承”“红帆领航·党建引领”等4条古城专题培训线,常态化开展红色讲解、情境体验、党史微课、沙盘模拟、经典分享等“行走的党课”研学思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听、看、读、悟、行”中,感悟红色精神、锤炼党性修养。拓宽红色教育影响面。紧扣时代主题、时事热点,不断丰富红色体验、红色宣讲、文创展示等党课内涵,古城红色教育影响力和品牌度持续提升,“行走的党课”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入选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案例,现场教学相关点位和线路获得“省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省冬训工作创新项目”等荣誉,党员干部逾万人次参观学习。
衔接线上线下,将“红色教学”培塑为“精品示范”。抓实“案例课堂”一线送学。在党课内容上,坚持用“身边人”在“身边地”宣讲“身边事”,发挥连续三届全国党代表、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的示范引领作用,组建一支以“头雁、名嘴、银发、思政、草根”为主的50余人“古城初心讲师团”,推出《坚持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初心”遇“故居”》等30余门精品案例课程,进村社、车间、学校开展送课活动200余场。打造“情境课堂”系统深学。在党课模式上,围绕“小切口、情境化”,精心打造皮市街全市首家“党史书场”、仁丰里红色小剧场等情境课堂,系统开发“一个专题视频、一次实境体验、一堂党史微课、一场情景演绎”等“四个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打磨形成《红帆引航新征程》《火种》等10门优质情境体验剧目,让学员进入“角色”,让教学“身临其境”。搭建“云端课堂”随时点学。在党课推送上,开发“广聚红帆”古城红色研学掌上游app,让党员干部足不出户就能踏上“红色之旅”;开设“实境课堂展播”专栏,让党员干部在线上参访中走进红色阵地、接受红色洗礼;开通“书记直播间”,实现“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开放“红帆·微信云课堂”,“一周一期一主题”推送专题课程150余期,3万余人次自主点学。
建强要素支撑,将“红色遗迹”提升为“教学富矿”。以统筹管理为保障。在古城现有42个“行走的党课”现场教学点基础上,按照“自主申报、专家推荐、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古城现场教学点动态管理库,入库的现场教学点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基层单位联建共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管理。出台《全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管理办法》,围绕申报与审批、开发与使用、管理与保障等方面,设立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建设,按照优进绌退原则进行动态管理。以文旅融合为依托。围绕古城文旅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以重点文旅项目为载体,推动古城现场教学各项要素有效嫁接文旅产业。升级打造苏北电影院、“广陵有盐”文化街区、卞宝第故居、朱自清文化广场等一批契合发展需求的现场教学基地,实现古城现场教学工作有产业引路、有项目推动。以专题培训为支撑。推动区委党校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党校、干校等加强对接合作,同时注重挖掘整合本地专家学者、在外乡贤等古城建设保护领域的专业人才力量,构建古城保护更新知名专家学者师资库。围绕文史、规划、古城保护更新利用、宣传推介、产业协同创新等开展“点餐式”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古城建设保护条线干部的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为古城红色资源开发、教学载体打造等提供有效智力支撑。
优化机制模式,将“红色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联建联动,让阵地“靓”起来。探索建立组织、纪检、宣传、文旅、党校、国企、属地单位等联建机制,以乡土文化为根,充分结合古城文创IP,创新打造边城书店、浮生记、“茉等花开”等20余处“网红”打卡现场教学点;发挥名人效应,提炼挖掘仁丰里蕴藏的24位历代贤官、民族英雄、文化名人的生动故事,建设独具本土特色的“毓贤尚廉”廉洁文化教育阵地。共育共享,让队伍“强”起来。坚持外拓思路,从“三新”群体中挖掘一批金牌导游志愿者,在Citywalk中分享红色故事、展示古城形象;注重内部培育,筛选建立以“90后”公务员、选调生、青年人才为主的100余人讲解员储备库,通过培训提升、跟岗锻炼、鼓励激励等,打造一支“政治好、业务好、形象好”红色宣讲员队伍,用“金嗓子”唤醒古城红色新动能。融入融合,让作用“显”起来。整合串联42个“行走的党课”现场教学点,全区目前已形成“双东街区”“星火皮市”“红耀古运河”“前进汶河”“潮涌曲江”“环洲一号公路”等6条特色研学专线。接下来,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干部教育相关部署要求,以强化基本培训为着力点,持续挖掘古城红色资源、园区产业资源、沿江农业资源,拓展开辟古城初心号、园区奋进号、乡村振兴号等研学示范线,在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广陵红色故事、展现奋斗足迹中,不断擦亮“以心走新 以行践行”“行走的党课”干部教育品牌。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广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汪娅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