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公安派出所”的为民初心

发布时间:2025-01-02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彭 林    

  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竹镇派出所位于苏皖两省交界,是全市辖区面积最大的派出所,于19444月创建,被誉为新四军第一所。当年,派出所的新四军战士共同遵守着东西不还不走,水缸不满不走,地不打扫不走三不走规定,留下了一段段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时光流转,三不走精神一直镌刻在竹镇派出所一代又一代民警的血脉之中。新征程上,面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竹镇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赓续出新三不走精神,着力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相继获得学习枫桥经验优秀派出所”“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党员集体”“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等荣誉称号。

  践行“枫桥经验”,纠纷不化解不走

  2024年上半年,六合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试点推行派出所社区民警全面退出大轮班,组建社区警务团队,派出所社区民警进入警务责任区,变下社区在社区。在竹镇,专职调解员从驻所坐班改为编入6个警务责任区,对应成立6个社区警务团队,在社区民警领导下,同专职辅警、网格员、协管员等基层治理力量充分整合。社区民警任组长统筹组织,全体成员接受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电台点对点调度。日常调解员随社区警务团队走村入户,主动发现纠纷,现场调解纠纷;发生警情时调解员跟车随队出警,第一时间调解。村居所有纠纷均由专业调解员负责跟进一调到底,切实将纠纷化解在萌芽。

  金磁社区某居民因邻居安装摄像头可能拍摄到自家心生不满,双方发生争吵,继而报警求助。社区民警孙权接到警情后,迅速与专职调解员等人一起上门。经了解后得知,原来双方曾因养狗问题发生过争执,此次爆发争吵只是这一问题的延续。摸清事情原委后,孙权一方面规劝居民养狗拴绳,另一方面劝说调整摄像头方向,双方最终各让一步,握手言和。

  面对乡村熟人社会的实际,派出所依托基层党组织,发挥社区民警在村居兼职的优势,建立1+5红色圆桌议事制度,因地制宜开展矛盾调解工作。一般小的民事纠纷,视情调度社区辅警、调解员、网格员等到场处置,将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相对复杂的矛盾交红色圆桌会议解决,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烟墩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条道路需要从吴某家屋后小水塘经过,几经协调,吴某始终不同意施工队进场。社区民警经走访了解到,吴某夫妻二人均为下岗回村人员,售卖屋后小水塘内养殖的鱼是一家主要经济来源。针对这一情况,派出所召集相关代表参加红色圆桌会议。企业代表表示愿为其提供一个附近农业公司的岗位;村委会表示,小水塘填平后,除了乡村道路建设用地,将剩余土地划为吴某家菜地。对此,吴某非常满意,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美丽乡村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警民团结协作,隐患不排除不走

  走进苏皖农贸市场,商户们各自张罗着买卖,市民们在摊位前认真挑选着水果蔬菜等,秩序井然。2023年以来,这里实现各类侵财案件零发案。事实上,苏皖农贸市场集聚了竹镇及周边街道甚至安徽的商户、市民,凌晨4点即开市迎客,治安较为复杂,实现各类侵财案件零发案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就在市场里。竹镇派出所延续新四军思想政治工作做法,要求党员社区民警以政治指导员的新身份进入辖区,积极动员市场商户,按照20户左右一组的标准,组成5好邻居守望志愿者队伍,守望相助,从源头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隐患,共同守护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

  在竹镇,类似的志愿者队伍还有三支:一是新农村守门人队伍。在每个自然村口小店或农户组建治安信息员,全镇组织起195名社会治安信息员队伍,其中党员45名。村民们每晚回村,远远看见路口平安灯箱,心里自然有了安全感。二是老党员志愿者队伍。全镇253个微网格均建立了老党员平安志愿者队伍,他们穿红马甲、戴红袖标、拿小喇叭,将平安的声音传入到千家万户。三是爱企护企志愿者队伍。组织竹镇开发区10余家企业保卫人员成立联合爱企护企队,社区民警组织开展巡逻防范的同时,每季度组织一次现场会,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精细安全监管,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网格员既是政策法规宣传员,也是隐患排查安全员,还是基础信息收集员。社区民警充分发挥网格员生力军作用,发动全体网格员、微网格员和政法网格员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定期在网格群进行消防安全宣传,主动到辖区企业、学校等上门宣传安全知识。近两年检查消防单位919家次,发现消防隐患350处并全部得到闭环处理,未发生重大消防安全事故。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不满意不走

  竹镇镇域面积211平方公里,不少居民前往派出所办事路途较远。为方便群众,2023年,竹镇派出所将服务窗口延伸至位于村社区网格站的警务室,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居住证核发、户口市内迁移等50项公安业务事项。针对行动不便的居民,派出所还提供上门服务,大家纷纷为这一便民服务举措点赞。截至目前,共计完成帮代办业务173件,其中60岁以上老人146件。

  群众安全感是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全面落实主防职责,竹镇派出所组建了红竹蓝盾巡逻队,12辆摩托车重点围绕辖区两条干线公路、企业集中区,以及沿街商铺、居民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亮灯巡防,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增强震慑力、控制力和快速反应力,让警灯闪烁在大街小巷,为群众点亮平安灯

  想方设法方便群众办事,用心用情关爱下一代成长。今年夏天,金磁社区爱心暑托班的小朋友们走进竹镇派出所,参观竹镇派出所历史展览,从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厚重的文字史料中感受红色文化,他们来到安防体验馆,通过VR技术等,沉浸式接受安全教育。孩子们加深了对人民公安为人民理念的认识,进一步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竹镇派出所多角度、多维度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培育,大力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让红色信仰薪火相传。截至目前,镇派出所历史展览共接待学生40余批次1500余人次,安防体验馆从如何正确报警、全民防电诈、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禁毒、防拐骗、防校园霸凌等六个方面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已为1800余名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19444月至今,竹镇派出所已经走过了80个不平凡的春秋岁月,革命精神始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传承。三不走是经过时间沉淀和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神财富,其内涵和实质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为民初心使命,客观而形象、具体而生动、通俗而鲜活,它是人民公安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具体体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充分展示。竹镇派出所将永葆为民初心,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努力争做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人,民族团结融合人,枫桥经验践行人,美丽乡村守护人

  (作者系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竹镇派出所教导员)

  责任编辑:张珊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