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重要目的和制度保障。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推动作风建设的“第一梯队”、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第一方阵”,应该带头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过硬作风争创一流业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突出凝心铸魂、固本培元,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加强作风建设,要内在“铸魂”,内化为自觉、养成为习惯,真正做到一言一行讲党性、重品行,见作风、树形象。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扎实抓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办好专题读书班,用好黄海大讲堂、黄海微课堂等平台,将“学思想”作为首要内容,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盐城考察时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学习领会,引导党员干部带着嘱托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当好优良作风的示范带动者和身体力行者。以优良革命传统厚植底色。放大盐城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的红色资源优势,用好新四军纪念馆主阵地,以及全市128个烈士命名镇村、248处红色遗址遗存的教育效应,围绕抗战时期新四军《三大纪律、十项注意》《新四军拥政爱民十大公约》等专题,积极打造沉浸式实境课堂,让旧址遗址成为“教室”、文物史料成为“教材”、英烈模范成为“教师”,切实增强教育的震撼力、感染力、穿透力,引导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涵养优良作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党校校园、进培训课堂,开发特色精品课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做人、干事创业的营养,滋润心灵、调适心理、涵养心性,达到以文化人、化风成俗的效果。
突出根植群众、造福人民,充分彰显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最重要是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优良的作风就是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唯有将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不断厚植干事创业的群众基础。锤炼铁脚板,让调查研究更深入一点。把调查研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中心环节,聚焦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群众关注的热点痛点,牢牢把握“深、实、细、准、效”的要求,既“身入”基层、更“心到”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特别是到困难较多、矛盾复杂的地方,深入了解选人用人、基层党建、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工作情况,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让调查研究更接地气、工作开展更有底气。近三年先后组织党建重点课题研究37项,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甘当小学生,让面对群众的姿态更低一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优良作风,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联系群众、担当作为等方面以身作则,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网格、进家庭,带着感情和群众面对面聊天、心贴心交流,用心汲取文件中读不到、会场上听不到、办公室里想不到的实践智慧,从群众的想法中找准解题的办法,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创新的智慧,集中力量和智慧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多办惠民事,让基层的服务更暖一点。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常怀同理之心、多作换位思考,摒除“自我感觉”、重视“群众感受”,时刻保持务实作风、真挚情怀,精准对接基层所急所需所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化“干部联村、一村一策”,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项行动”、村(社区)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五联五强化”专项行动等重点任务,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干部担当作为的力度和为民服务的温度。
突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始终保持作风建设的执着韧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启示我们,要坚持抓细抓小、抓长抓常,形成标本兼治、到底到边的制度闭环,真正管到位上、严到份上。从“小”处严守规矩规范,保持纯洁干净。坚持对组织工作政策法规学习精深化精细化,严格按制度办事、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不该开的口子坚决不开、不该办的事情坚决不办,切实让干部群众在每次干部调整中都能感受到实干争先的用人导向、公道正派的职业品格、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突出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学习教育,注重运用反面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干部“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力戒搞特权、耍威风,也“别把自己太不当回事”,珍惜岗位、珍视形象,真正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净化社交圈、朋友圈,远离“小兄弟”、不结“小圈子”、警惕“小意思”,像“盐”一样有棱有角、杀菌免疫、纯洁干净。从“小”处严察思想动态,消除苗头隐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等制度,常态长效、从严从实抓好党内政治生活。用好谈心谈话传家宝,区分鼓励激励、关心关爱、预警提醒几种谈话类型的使用场景,坚持“七必谈”,即职务调整必谈、岗位变动必谈、工作创优必谈、生活有困必谈、思想波动必谈、干劲松懈必谈、作风松弛必谈,敏锐感知干部的状态、心态、动态,在习以为常中见到不同寻常,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朝“最坏处”做好防范、往“最好处”争取结果。从“小”处严抓问题整改,优化提升工作。常态化开展“我为组工发展建一言”活动,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信访反映等途径,查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找工作中的短板弱项,从“一件事”中感知“一类事”,从“个性问题”中发现“共性问题”,观照面上、反思自身,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全市组织系统“质效提升专项行动”,聚焦树立鲜明导向、发挥组织功能、体制机制创新,细化明确八个方面28项具体任务,严格明责定责,精准务实推进,动态评估问效,不断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基层群众幸福感、人才品牌影响力,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全力服务“事”的需要,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