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是一个政党的形象,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强大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旗帜。新时代以来,党的作风建设的突出主线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八项规定破题开局,坚持不懈反“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旨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新时代作风建设的要义,就在于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以作风建设的新气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推进作风建设不断展现新气象,必须始终坚守党性原则、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及其实践告诉我们,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从表面来看,作风所体现的主要是党员行事的作派、处世的风格、一些日常习惯及其所体现出的素质。作风所集中体现的,实质上是政党的性质和宗旨,而这又具体化为民众的评价和口碑,体现为“党群关系”、关涉着“执政根基”,不仅成为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更是直接关乎人心之向背、政党之存亡。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近亿名党员、正带领十四亿多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就是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拥有如此壮阔的历史舞台和世纪伟业,就是因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根本体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而“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都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立场出发,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根基和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看来,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它不仅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呈现出来,而且总会通过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体现出来。何谓优良作风?就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三大作风”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反复证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对作风问题不予正视,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作风不仅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党的性质和宗旨,更是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根基乃至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对于作风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和乱象,哪怕是一些苗头倾向,亦不可安之若素、对其司空见惯或是轻视疏忽,而必须郑重其事、严肃对待,“要来真格的”。中央八项规定正是由此出、由此行、由此盛,并由此深刻洗礼全党并影响中国、改变中国的。“四风”问题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既是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进而损伤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根源所在,因此必须坚决彻底地加以铲除。
推进作风建设不断展现新气象,必须有效贯通正风肃纪与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明确指出,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四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可见,不能就作风谈作风。纵深地看,风、纪同理,风、腐同源,且都与党性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党性强,才能作风正、纪律严;只有党风正,才能滋养党性、维护党纪;只有党纪严,才能为锤炼党性、净化党风奠定制度基础,提供纪律保障。因此,必须科学把握党性党风党纪的内在关系,把正风肃纪反腐作为有机整体一起推进,才能有效整饬作风、整肃纪律、整治腐败,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脱离群众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危险,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二者是内在关联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仅从八项规定破题加强作风建设,同样也是从八项规定入手推进反腐败斗争,总之都是“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的。在一些人看来,作风问题大多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细节中,似乎与腐败问题的关联度不紧。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不仅会使作风问题被轻视,更易导致作风问题由小变大进而引致“由风及腐”,甚至使一些腐败问题多发频发、泛滥成灾。
事实上,作风问题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了腐败滋生的温床、护层和幌子。从现实来看,作风问题恰似人体的病症,诱发因素是多元复杂、内外兼有的,特别是现实中歪风邪气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没有能够彻底根除,极容易导致作风问题反复发作、反弹回潮,出现“旧弊未除、新弊又生”之情形。更何况还有各种隐形变异的问题潜滋暗长、悄然产生。特别是作风问题往往与一些不当利益相缠绕、与特权现象相关联,因而又大多与各种腐败问题相交杂。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现实中大量存在“风腐”相互交织,“由风及腐”几乎成为绝大多数腐败分子人生蜕化变质的不二轨迹。究其实质,就在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四风”问题是腐败滋生的温床,腐败又催生助长“四风”泛滥。不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轨迹就是风腐交织、侵蚀传染的恶性循环,往往由最初心惊胆战“首次破例”,到装模作样“下不为例”,再到肆无忌惮“形成惯例”,最终被查处成为“典型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腐败是侵蚀党健康肌体的“最大毒瘤”“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因此,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正是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清醒自觉、“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的大无畏勇气和“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历史担当,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赢得广泛民心民意,并以此不断厚植和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人格力量。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的形势下,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风腐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多措并举全面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必须坚持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并且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推进作风建设不断展现新气象,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作表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个重要做法和经验就是“从中央做起,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作示范”。中央八项规定就是首先面向中央政治局同志制定的,进而广泛影响和带动全党全社会风气向好,并由此深刻改变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他回忆道:“我在中央政治局审议八项规定时就说过,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他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身体力行……为全党做好表率”。
领导干部的好作风,鲜明体现在“三严三实”作风形象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三严三实’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一个境界”。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我们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各级干部都能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他指出,“这‘三严三实’,是改进作风对各级干部的必然要求,要体现在抓作风建设各项工作之中,体现在各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实际行动之中”。并且,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和领导干部不严不实问题延伸开去……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
领导干部的好作风,深层体现在党性修养的不断增强上。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但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讲,“我们的内心要始终装着一把党性的尺子,衡量人生得失,把握行为尺度”。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辈子的事情。理想信念动摇,思想上滑坡,就是“总开关”没拧紧,就会导致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的扭曲,难免在作风上失德失范。大凡“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容易散一尺”“觉悟看似无形,关键时就会明心见性”。作风尤其是“四风”问题之症结,就在于在根源、本根上出了问题。形式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享乐主义“根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拈轻怕重,贪图安逸,追求感官享受”,奢靡之风“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因此,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必须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
领导干部的好作风,还具体体现在良好的家风家教上。做人和做事相一致,修身和齐家成一体,公德和私德相贯通,对领导干部而言尤其如此。由于位高权重、社会影响面大,“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从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众多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作者系江苏党的建设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新华日报社纪委书记、党委委员、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