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莆田系”而否定民营医院

发布时间:2016-06-06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谭浩俊    
 

“魏则西事件”再一次把“莆田系”推向舆论潮头。“莆田系”在发展初期还是比较规范、比较有序的,对医疗卫生事业有一定贡献。但是,随着“莆田系”的快速扩张,不规范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包括医疗事故、虚假广告宣传等在内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受关注度高,原本是一件好事。遗憾的是,近年来“莆田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更多是一些负面的东西。特别是医疗事故频发,让舆论和公众越来越感到“莆田系”可能已经陷入了野蛮生长状态。

“莆田系”各种问题的存在,确实给正在逐步形成的民营医院体系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冲击和影响,甚至会严重影响社会对民营医院的认可度、信任度。如果民营医疗卫生机构不能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那么对下一步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对医疗卫生市场的放开是相当不利的。

实践证明,单一的国有医疗卫生体制,已经很难适应医疗卫生市场的需要,很难满足广大居民看病和就医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能够诞生更多的民营医院,使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均衡、更加广泛、更加合理一些,那么,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就可以大大缓解。“莆田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一条庞大的医疗卫生产业链,很大程度上是因其适应了发展需要。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魏则西事件”的发生,“莆田系”已经成为过街老鼠,成为医疗事故的代名词。由此而来的疑问,就是民营医院还要不要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市场,是否只能以单一的国有体制存在?要不要建立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机制等?

国有医疗卫生机构,同样存在着医疗事故频发、医生责任心不强、药品价格虚高等问题,却很少如“魏则西事件”这样发酵。原因就在于,社会的关注度较低,舆论对其跟踪调查和了解较少。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对此类事件的报道等控制得较紧。相反,如果这些事故是发生在民营医院身上,曝光和发酵的概率就要大得多。

实际上,民营医院所发生的这些事故、事件,与国有医疗机构并没有本质区别,也都是相关监管机构监管不到位或者说监管失控的结果。如果监管到位,包括监管的要求到位、监管的措施到位,很多问题就可能不会发生。譬如“魏则西事件”,一个承包的科室在百度上如此推广,难道相关的监管机构都不知情?如果监管跟上了,一切可能就不会发生。

同时,在国有医院一统天下、广大居民看病难的大背景下,如果有更多的“莆田系”出现,并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而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又全部到位,那么,民营医院就没有过度扩张的能力和动力,而会把重点放在规范和服务上,放在安全和无风险上。反过来,还能倒逼国有医疗卫生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所以,我们不能因“莆田系”的问题,而忽视民营医院的地位,否定民营医院的作用。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对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规范行为、强化监管的基础上,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家投资民营医院,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作者系镇江市质监局副局长,著名财经评论员)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