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大体可以分为两段,从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便分配到南京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工作,一干就是16年,这是前半段。后半段也是在一所大学,但却是一所非常特殊复杂的大学即南京体育学院。就是在这里,我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决策。
1992年,我接受组织之命到南京体育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我是学理工科的不懂体育,再加上也已耳闻此校的复杂,可以说我是怀揣着诚惶诚恐之心来到南京体育学院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我发现这所学校确实与众不同。从结构上看,南体既是一所省属高校(但校中还有中学和小学),又是江苏省16个优秀运动队的重要训练基地(含省一队、二队及后备队),同时,江苏省体育科研所也在学校之中。从年龄上看,6岁到30岁年龄跨度大,从领导体制上看,体院归属以体育局为主但又属教育厅和省委高校工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南京体院,体制多元、功能多元、目标多元,因此,矛盾的多元也是必然的。作为高校理应以教育教学培养人才为中心,但作为省优秀运动队的训练基地就必须围绕出金牌突出以训练为中心。多中心存在的体院,办学的定位是什么?金牌和教育教学、科研孰重孰轻等问题几十年一直争论不休,一度呈现“三张皮”,“三支号”各吹各的调。几代南体人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积淀了丰厚的办学经验,但如何办学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比如,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南京体育学院居然已三十三年没有召开党代会了。
1995年组织把院长的担子交给了我。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成了我上任后的第一大考。面对全国唯一一所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于一体的特殊体育院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只能带领师生员工去闯、去试。作为一个学院的院长,如果不抓教育,而言必谈训练,显然是个不称职的院长,同样,如果不能带领队伍为国争光、为省争光,也不是一个合格的院长。能否对南体人几十年办学经验继承与创新,如何从办学的特殊性中找到共性,从多元体中找到结合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南体改革的新路子,我们感到首先解决的关键还是办学指导思想的统一,根本出路还必须解决办学模式的创新。面对历史与现实,站在新的起点,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困难与希望并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必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科学的决策还必须得到上级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于是,党委围绕办学指导思想、功能定位以及体院要不要结合、是否有条件结合、如何结合等问题,在全院师生员工中组织了一次大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代表党委向省体育局党组及各处室主要负责人汇报办学模式的思路与构想,经过广泛、充分、深入的讨论,把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凝练为“三位一体,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共同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为“育人为本”。并提出“教书育人、训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四育人的理念。
然而,将办学理念转化为师生员工的共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时间和反复磨合,要允许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在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起步阶段,怀疑、质疑甚至反对的各种声音纷至沓来,“学理工的不懂体育”、“不知道抓训练重点”、“全国运动会金牌名次掉下来怎么收场”等等。面临的压力应该说非常大,但小平同志“不争论,等待实践来回答”的思想鼓舞了我们。教育、训练、科研三位一体办学思想的提出是以“训练也是教育”的大教育观为前提,将“育人”作为三者的结合点。我们相信,运动训练离不开教育,运动员不能没有文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员成不了大器,只有给运动员注入文化力量才能厚积薄发。不能只管运动员一阵子,而要对他们一辈子负责,没有文凭运动员退役安置就有后顾之忧。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我们对已经看清、看准的事情,必须要大胆往前推进,起步阶段艰难而繁重,既要抓教育,又要抓金牌,常常感到分身无术。毛主席说,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就是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必须要紧紧抓住并要抓出成效。这些思想对我们工作的指导性、针对性都极强。
通过几年对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逐渐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也得到了上级的关注。1999年初,时任国家体育局局长伍绍祖带队来体院,住在学校整整调研了一周,把我们的改革誉为“南体模式”。1999年9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专程来南体视察,对我院的办学思想给予充分肯定。上级的肯定让我们欣慰,学校取得的成绩更是让人高兴。在我任期的四届全运会上,十分幸运的是成绩一届比一届好,尤其是2005年在江苏举办的第十届全运会上,南体为江苏获得金牌、奖牌、总分和精神文明四个第一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奥运会上,我们拿了5.5块金牌,占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的十分之一,为江苏获得奥运会贡献奖全国第一作出了重大贡献。程若琳、黄旭、仲满都出自南京体院。同时,这一年我们还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南体获得了优秀的殊荣。
我讲的是一个老故事,未必有新道理。现在,我们国家在全面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要敢于啃硬骨头。我能体会其中的艰难,改革要触碰利益,要面对质疑,要承担风险。作为一个决策者,面对问题是维持现状还是开拓创新,面对不同的声音是进还是退?我想,从我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经历来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努力做到三点很重要:一要勤学习,懂业务,有追求。这点对我原先不懂体育的外行尤为重要。二要确保方向看得准、思路认得清,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丢。三要有真抓实干的精神,用成绩来说话,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剩下的,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作者系原江苏省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南京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