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从去年11月9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之日起,特朗普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激化?中美贸易战将怎样开打?这些问题就开始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由于特朗普胜选特别是上任以来,美国贸易主管机构接连宣布了几项对华不利的贸易争端裁决,围绕这方面的议论还有升温趋势。但只要冷静客观审视,就不难看出,目前贴给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标签未必符合事实。近来美国宣布的对华贸易争端裁决不能算在特朗普政府头上,特朗普政府上台不仅带来了贸易争端潜在压力上升的风险,也带来了新的经贸发展机遇。即使中美经贸争端走到两败俱伤大规模贸易战的地步,我们也有信心保持、乃至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相对地位。
首先,众多媒体给特朗普贴上的“反全球化”标签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实。实际上,作为一个生意遍布全球多个国家的商人,特朗普对全球化利益的感受远比专业政客深刻。实际上,他反的是不可持续的现行全球化模式,而不是全球化本身。在去年美国竞选期间,我已经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栏文章中一再对“特朗普经济学”的目标表示理解,因为美国财政、贸易“孪生赤字”如此巨大,而且还在继续快速膨胀,这种经济模式、这种全球化模式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永久延续下去的,动大手术改革调整,势在必行。而且,也只有美国宏观经济稳定可持续运行,才能保证中国对美经贸、乃至整个中国对外经贸的持续稳定发展。
其次,近来的一系列对华不利贸易争端裁决不能算到特朗普政府头上。不错,美国对华贸易争端压力有上升之势。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全年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11起,反补贴调查9起,合计发起贸易救济调查20起,发起调查案件数量比上年猛增81.1%,涉案金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1%。近日美国商务部就对华不锈钢板材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作出终裁,最终裁定的税率之高,更是堪称“变态”。问题是这些争端都是奥巴马政府执政时期发起的,每项贸易争端从发起到裁决通常要一两年,因此能够算到特朗普政府头上的对华贸易争端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出现。
再次,不能忽视特朗普从竞选以来围绕对华经贸发表的一系列刺激性言论,但这些言论并不比当年就任后极大推进了对华经贸关系的克林顿等人的言论更刺激多少。特朗普的主张本质上是一个帝国在过度扩张之后主动收缩以求固本培元,他是在以咄咄逼人的进攻性战术开展战略性退缩。也正因为他的根本目标是重振美国实体经济,夯实美国经济基础,所以,他上台给中国经贸带来的不仅仅是争端风险上升的不确定性,更有广大的潜在商业空间。我是这样极力向中国企业界主张的,我也欣喜地看到中国不少企业界人士几乎从特朗普胜选之日起就积极地研究探索对美经贸新机遇,这充分表现了中国企业家的进取精神,增强了我的信心。
最后,尽管我主张中美努力探索双赢合作,但我也并不十分担心中美经贸争端的杀伤力,希望美国有些人不要自以为可以凭借中国对其巨额出口以大规模贸易战要挟中国接受不合理的经济索求。
为什么?因为以中国经济当前的体量和“江湖地位”,中国经济的目标已经从此前单纯的“赶超”转向兼顾“防范被赶超”,如果发生无可挽回的国际性的、世界性的经济贸易下滑,无论它是自然发生的,还是如同1930年代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爆的世界性贸易战所造成的,我们不必徒劳地追求在这个时候本国增长率与自己的历史纪录纵向比较,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增长实绩与别国、特别是主要竞争对手横向比较相对较好,我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就会上升,所占份额就会扩大,就仍然有利于我们“防范被赶超”。正因为如此,早在次贷危机之初,我就一再强调,像中国这样抗风险能力强的国家,只要自己国内不乱,稳得住阵脚,来一场两场全球经济危机反而是好事,因为我们过年把两年紧日子,就能够换来淘汰竞争对手、自己加快脱颖而出的结果。
2008年初至次贷危机高潮期间,我为什么常常说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已经期待了两三年?在2007年11月4日腾讯网举办的“谁在推高中国的资产价格”思想沙龙上,我为什么说大国崛起要充分利用危机和动荡的机遇,说感谢索罗斯先生挑起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如果没有索罗斯老先生在1997年挑起东亚金融危机,中国不可能那么快在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中脱颖而出。次贷危机的结果同样是显著提升了中国经济贸易在全世界的份额:2007年,中国实际GDP占全世界10.8%、新兴市场的24.8%,货物服务出口占世界7.8%、新兴市场的23.2%;到2015年,中国实际GDP占全世界17.3%、新兴市场的30.0%,货物服务出口占全世界11.6%、新兴市场的31.7%。
近两年全球贸易下滑,中国经济减速,但中国贸易占全球份额依然在提升。根据世贸组织数据,以美元计价,2014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增长0.3%,中国增长6.1%,美国增长2.6%,欧盟增长3.7%(其中德国增长3.4%),日本萎缩3.5%,被许多西方舆论捧为有赶超中国希望的印度增长2.5%。2015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萎缩13.5%,中国萎缩2.9%,美国萎缩7.1%,欧盟萎缩12.5%(其中德国萎缩11.0%),日本萎缩9.5%,印度萎缩17.2%。既然即使发生上述最糟糕状况都无损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无损于中国兼顾“防范被赶超”的目标,那么中国未来的贸易争端谈判对手们最好还是不要以为全面贸易战的恐吓能把中国吓倒,有话好好说为妙。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
正如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席战略顾问、也被美国媒体称为“实际操盘的美国总统”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所说,比较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和特朗普总统的就职演讲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从中发现完全不同的世界观。
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引发世界各大媒体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要践行承诺、遵守规则,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取舍或选择。”
对于习近平的演讲,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英文版)等很多外媒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在美国和西方世界怀疑全球化的价值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那座无虚席的报告厅里用洪亮的声音捍卫了国际贸易和经济融合。”“习近平向世界传达了捍卫全球化的坚定决心”。
就在习近平达沃斯演讲之后,当地时间1月20日,备受争议的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职。一贯我行我素的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前任总统们的政策,称其令美国民众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并表示在他的任期内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在此次的就职演讲中,特朗普字里行间都在不断强调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政策,对外贸易、外交、税收等政策都要奉行“美国优先”原则,“买美国货,雇美国人”成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词语。他指出,要把美国利益放在首位,呼吁加强控制边境、创造就业、打击恐怖主义,在贸易等问题上考虑美国人民,关注他们的未来。
尽管这次特朗普讲话严谨了些,没有像之前那样提到中国(之前的演讲中他曾指责中国抢走美国工人工作、中国操纵汇率等),但思想基调与他竞选时的认识差不多,仍然充满了“美国至上”和“保护”意向。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