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新经济的就业贡献率

发布时间:2017-10-30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谭浩俊    
 

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新经济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了70%。也就是说,每新增100个就业岗位,有70个来自于新经济。反过来,如果没有新经济对新增就业的贡献,2016年的就业工作就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这些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就业的政策,特别对能够有效带动就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增加新的就业通道的行业,都是以鼓励的方式,支持和促进这些行业发展。其中,新经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正是因为在政策、资金、措施等方面大力支持新经济等对就业影响大、贡献大、作用大的行业,因此近五年来每年新增就业都在1250万人以上,近四年则都在1300万人以上。

在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出现持续下行,特别是实体企业面临极大困难的大背景下,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员工下岗和失业,应当归功于新经济的快速形成和新动能的快速释放。如果没有新经济和新动能的作用,就业的矛盾确实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大学生就业。恰恰是,新经济带来的就业岗位,与大学生就业是关系最为紧密,也是最适用于大学生就业的。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是大学生们最擅长、最喜欢也是最容易掌握的就业本领,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的岗位。即便有其他的就业理想和目标,如果能够在新经济领域锻炼一下,也会积累很多经验。

也许有人会说,新经济对传统行业也形成了较大冲击,压缩了传统行业的就业。这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传统行业、传统产业、传统岗位,即便没有新经济的冲击,同样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问题。事实上,过高的消耗、过低的效率、过差的效益,已经无法让这些行业生存下去。与其这样,不如借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调整发展思维,改变传统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尽快地步入新经济行列,使其能够跟上市场、跟上消费者的步伐。

当然,对新经济来说,能否持续地对就业发挥作用,持续地扮演新增就业的主渠道角色,也不能就“新”论新,凌驾于传统经济之上,脱离传统经济而发展。就眼前来说,多数传统经济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仍然是其他行业特别是新经济的依赖和基础。新经济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可以对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但更多情况下,需要与传统经济发展互为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是“埋葬”传统经济。譬如电商,毫无疑问是商业发展的方向,但也决不可以排斥传统商业对居民体验等方面的影响。

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是阻挡不了的,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替代作用也是无可否认的。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极有可能对传统经济产生致命影响。但是,由于新经济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也需要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传统经济的特点,帮助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新经济发展速度才会更快,对传统经济的替代作用也能更强。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并不具有绝对取胜的力量,传统经济的力量不容低估。新经济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70%的现象,应当辩证看待,不能过分夸大。可以预见,传统行业仍然是就业的主要平台,同时新经济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并逐步将落后的传统行业淘汰。

(作者系镇江市质监局副局长、著名财经评论员)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