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对此,我深有感触。去年5月,我到海门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工作千头万绪,但还是尽量抽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百姓家中,摸实情、查问题、找短板。通过走访,与群众、企业拉近了距离,加深了感情,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深刻的思考。我感到,面对百姓的期盼和海门的现状,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精心答好“四道题”,努力实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零距离”。
答好民生实事“计算题”
我挂钩帮扶的对象是中兴村5组的黄汉章老人。老人今年77岁,曾经做过20多年的村民小组长,如今虽身患重病,但依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屋前屋后种了许多蔬菜,打理得井井有条。我非常关心老人的生活来源。村干部告诉我,老人家里只有他一个人,生活难以着落,村里已把他列为五保户,每个月能拿到505元的生活费。农村的孤寡老人生活怎么照顾,我们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居家养老、邻里互助等,但还是存在着标准过低、照顾不周等问题。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制度设计、财政投入和亲情关怀,让农村孤寡老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都能健康、幸福、快乐地安度晚年。
在中兴村施晋平家,我看到岁月在老施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原本美满平安的小康之家因一场大病而改变。他在2011年身患尿毒症,花掉大笔的钱,家里目前主要生活来源是他父亲的退休金和妻子在厂里上班所挣的微薄工资。老施向我们诉说着他的担忧:小孩上初中了,各种费用日益增多;自己需要定期支付治疗费用,如果年迈且已中风的父亲不在了,妻子的肩膀如何支撑起这个家?说到动情处,老施的眼角湿润了。瞬间,我的鼻子也酸酸的,心里久久难以平静。面对这种因病致贫的家庭,虽然我们也采取了大病救助等措施,但是救助的精准度和普惠度还远远不够,关注因病致贫等特殊群体,仍需要政府付出更多的努力。目前,我市还有一批患有重病、慢性病,残疾的人群无法享受低保和低收入帮扶。对这一人群,我们将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为贫困人口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医保、补充医保、医疗救助的“四道医疗保障线”,进一步提升贫困人口精准救助力度。
在中兴村,我还去了邢健家。邢健是村里发家致富的能人代表。2014年,邢健看到家庭农场受到国家的鼓励和支持,随即有了创办的想法。经过前期酝酿,在年底投资60万元,租了组内80亩土地,创办了旺浩家庭农场。后来他又多次扩大规模,到现在为止,总共投资150多万承包了130亩土地。邢健告诉我,农业永远是不过时的产业,他愿意扎根村里,用心经营好农场。走在农场的土地上,我勉励邢健将家庭农场与特色旅游结合起来,个人致富与带动村民致富结合起来,把农场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回海门的路上,我又顺路来到了336省道边上的海门市多节四青作物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经营油菜籽、花生、黄豆、芝麻等各种农副产品,本地收购后外销,年营销额近5000万元。合作社的负责人王东辉告诉我,合作社常年安排20多人就业,从2015年开始,他尝试网上销售,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不出村就能卖到好价钱。看到小王这个农民经纪人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货畅其流的纽带和桥梁,实现了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我深受感动,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或者村民能够在农村这片广阔舞台上创业发展,更好地带动村民致富。
感悟 推动富民,从路径方法的层面来说,就是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即提高收入、增加福祉;“减法”,即减轻负担、减少烦忧;“乘法”,即充分释放富民的乘数效应;“除法”,即破除影响富民的制约和束缚。对海门而言,就是要牢固树立“民不富、食不甘、寝不安”的责任感,做好富民的“加减乘除法”,坚持产业富民、创业富民、政策富民等方式,努力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同时,围绕群众需求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关注特殊困难群体,每年集中财力办理一批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加城乡居民的“隐形财富”。
答好企业发展“选择题”
市无企不兴,民无商不活。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与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到海门的企业目前总体势头情况良好,企业家发展信心都很足。
万高药业,这家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已经成为医药生产行业的一匹黑马,连续4年跻身海门金牌企业行列。在调研中,李建新董事长告诉我,企业的科研中心大楼正在加紧建设,目前拥有25个上市化学和中药药品生产批件,在研产品50多个,3年内入库税金有望超亿元。他还向我反映,像万高这样的科技研发型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希望政府在引才政策上给予支持,为万高留住人才。
常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生产企业。去年,受母公司担保问题的影响,其资金周转调度出现了问题,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获悉这一情况后,金融办等部门召集银行进行了多次协调,为企业的顺利经营创造了条件。2017年,该公司实现应税销售6.4亿元,入库税金4441万元。说来也巧,到常海公司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的王三永所长,在交流中,王所长对海门的营商环境给予很好的评价,认为海门的干部执行力强,对企业的帮助很及时也很到位。
感悟 地方发展工作任务繁重,在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要有选择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进整体工作。当前,海门的发展就是要找准自身优势和短板,扬长避短,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突破、工业经济爬坡过坎、城市建设加速转型三件大事。特别是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政策,通过开展“小微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百强工业企业评比”“工业企业比贡献”等活动,激发企业竞相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明确区镇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招大商、抓大项目,认真谋划增量、壮大总量,不断增强海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答好生态环保“判断题”
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是大势所趋、职责所系,也是促转型、治顽症、优生态的机遇所在。到海门工作以来,我一直高度关注这项工作的推进。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以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和河长制、整改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百日整治行动以及拆违拆破拆旧专项行动等为抓手,全面出击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最坚决的态度向环境问题“宣战”。
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是“263”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顺应老百姓要求必须开展的一项重点污染整治工作。去年以来,群众通过来信、向环保督查组举报等形式,反映原三和镇三江村25组东侧50米某养猪场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周围村民的生活质量。利用“城乡环境整治”现场督察的机会,我带领商务局、开发区等单位的负责同志,现场了解情况。在得知村民反映基本属实,且养猪场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我当即明确由商务局牵头,开发区及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养殖户的政策说明工作,将养猪场限期关闭。我们借助“263”行动开展的契机,对全市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了关闭拆除。同时,推进对主城区和限养区、一二级河道两侧500米内养殖场关闭拆除工作,重拳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感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海门的环境保护既处于任务繁重、压力空前的艰难时期,也处于有所作为、解决新老问题的关键时期。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把项目的环保准入关,真正从源头上实现把控,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要从环保督查发现的问题和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切实加强责任落实,建立健全环保长效机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答好审批改革“抢答题”
海门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得如何,审批效能是否得到真正提升,一直是我关心的问题。为此,我来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走访调研。在审批窗口,正好碰上中南集团前来申请业务的范一峰。他在公司负责前期报建手续工作已经6年了,经手了中南城商业综合体、锦城、锦苑、漫悦湾、锦尚名苑、润园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前期报审,深感前期报审效率对企业经营成本的直接影响。我问他目前行政审批和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在哪里?他告诉我,与过去相比,明显感觉手续办理的时间变快了,流程优化了。特别是,企业办理登记所需环节、材料和时限都能通过“一张清单”的形式在网上提前告知,让我们来办理之前,都能知道准备好哪些材料,避免走弯路。他还提到,审批局推出的项目预审服务,法定的公示环节在预审阶段就可以进行,这项措施对企业来讲,真是一件大好事,大大地减轻了企业的前期成本。看到范一峰洋溢在脸上的微笑,以及对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提升的赞美之词,我切身体会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成效。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笑脸夸奖。群众的“笑脸”是对政府工作最好的褒奖,也激励着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要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这样才能赢得群众更多更美的笑脸。
我还到了政务服务中心2楼的“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自助服务体验区”。去年6月中旬,我市为响应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在全省率先对接“政务服务一张网”,体验区就是为积极引导群众从窗口申请向网上申请转移过渡而设立的。审批局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体验区有办事群众体验式推广、自助式服务和区镇代办员临时性办公等作用。我知道,这项工作海门整体是做得不错的,但审批制度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勉励审批局负责同志,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们要持之以恒、再接再厉,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要更大力度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让更多的事项实现审批“不见面”,让需要跑窗口的事项最多“跑一次”,着力营造全省最优的政务服务环境和投资营商环境。同时,要着眼于“放权”,将更多的事项下放至区镇,特别是赋予开发区更多审批权限,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激活政府的末梢神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感悟 近年来,着眼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成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先行棋。对于海门而言,就是要发挥既有优势,在行政审批改革上继续先行先试,力争取得更多的改革成果。
(作者系海门市人民政府市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