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3-06-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宋艳红 韩子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江苏作为科教大省、人才大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重大部署,加快推动南京、苏州、无锡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人才强国建设中探索江苏经验、作出江苏贡献

建设重大科创平台集聚人才。重大科创平台是高层次人才的聚宝盆,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的关键支撑。南京市依托紫金山实验室集聚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省部级高端人才60余人。一是加大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力度高水平建设紫金山实验室、苏州实验室,在国家实验室顶层设计和目标使命总体框架下,集聚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团队。推动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力争纳入国家实验室布局。紧抓重点实验室重组机遇,布局全新体制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方阵。二是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未来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吸引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团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加快推进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建设,打造前沿科学研究和人才国际交流合作的基地。三是建设一流产业创新平台面向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需求,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依托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等新型研发组织,支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争创国家级平台。推动中科院、大型央企、国防科工等单位创新发展,开展前沿引领、颠覆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引导产业创新平台组建创新联盟,开展跨行业、跨学科、跨区域合作,集聚一批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人才。

联合一流高校引才育才。实践表明,科教资源丰富地区往往也是人才高度集聚区域,发挥高校引才育才作用已然成为城市间人才争夺战的杀手锏。苏州工业园区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建慧湖药学院,覆盖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学历阶段,共同为生物医药产业培养紧缺的国际化人才。一是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推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药学等优势学科,支持有条件高校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基础科学中心和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全周期、递进式培育。二是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高校围绕我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各市优势产业领域建设产业学院,通过联合培养、定向培养,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高级技师等应用型人才。鼓励高校建设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产业急缺的专业教育培训。推动高校设立继续教育学院,为人才提供返校进修、深造的平台。三是发挥高校引才作用鼓励各类人才计划为高校预留引才配额,将高校引进的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顶尖学术大奖得主及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纳入相应人才计划支持范围。支持高校建设外籍院士工作站、省级外国专家工作室,面向全球延揽顶尖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引才,引导高校为人才职称申报和研究生培养等提供支持,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重大项目申报等。

创新评价使用机制激励人才。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南京市通过创新举荐制,赋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头部企业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单独举荐权等新措施,近年来共举荐60余名高层次人才。一方面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建立三重三看人才评价机制,把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看创新价值性、看技术先进性、看急需紧缺性作为人才引进、评价的考量标准。支持关键领域重点企业根据岗位紧缺度、员工贡献度、创新成果等指标自主开展人才评价确认。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建立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人才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建立稳定支持与竞争项目支持相结合的资助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另一方面完善激励使用机制完善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奖励制度,科技奖项、学术评比和表彰奖励向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各类人才倾斜。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对关键岗位、贡献突出人才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绩效工资分配予以单列核发。在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中推行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负面清单制,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吸引人才。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是集聚人才的基础。苏州市以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为抓手,努力营造人才创新创业一流生态环境。截至2021年底,苏州留学回国人员突破5.5万人,持证外国人才达1.15万人,外国高端人才4528人。一是创新成果转化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提供科研成果的概念验证、二次开发、工艺验证和中试熟化等服务。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实验室成果、中试研发项目、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构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推动科技成果沿途转化。二是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白名单企业制度,提高新兴领域、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授权效率。研究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提供知识产权市场调查、许可转让、价值评估、投融资等专业服务。建设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库、侵权纠纷案例库,加强企业海外维权和纠纷应对指导。三是强化金融支撑服务探索打造人才特色银行,支持符合条件的人才企业多渠道融资。聚焦人才企业首贷难题,鼓励银行机构以一企一策方式制定财务管理、信贷支持、支付结算等方案,提高人才企业首贷获得率。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将人才项目纳入社会资本子基金投资项目白名单予以优先支持。

完善服务保障留住人才。留住人才靠政策更靠服务保障,比真金更比真心真情。无锡市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青年发展环境,建设覆盖全市的青年人才驿站,为毕业两年内的异地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住宿、求职、联谊等便利,城市青年人才吸引力持续增强。一是提升公共服务水探索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人才公寓,综合运用先租后买、共有产权、购房服务等方式精准服务人才。切实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健全小学、初中贯通式办学机制,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便利。建立人才健康体检制度,对体检结果进行解读、评估和健康指导,根据需要制定个性化医疗服务。二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重点产业发展急需、承担卡脖子技术攻关任务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15%税额部分,给予财政补贴。对高层次人才取得的一次性补助,按照国家税收有关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三是健全人力资源服务建立人才发展集团,围绕人才资源配置、人才联合培养、人才公共服务、政策申报兑现等,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探索设立政府猎头机构,引育一批市场化高端猎头机构及精英猎头顾问,面向全球招才引智。

(作者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