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在传承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新,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路径、标志性成果的形成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高水准国家文化公园,需要充分把握其文化创新中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既需要对国外先行地区的建设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又需要结合国情进行本土化转换,积极与世界对话,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展示国家形象的金名片。
注重历史叙事,凝聚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其建园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认同。该公园通过展现美国西部的“荒野历史叙事”,不断唤醒一种“从美国西部共同探索新大陆”的文化记忆。哥斯达黎加的奇里波国家公园通过展现同一文化的不同侧面来凝聚认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则可以通过展现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多元一体历史叙事来更好地凝聚文化认同。
注重空间营造,建构记忆之场。文化与记忆不是不言自明的,文化需要表达,记忆需要媒介,记忆的场所需要建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是欧洲第一条文化线路,这条线路承载着西方世界的朝圣文化。沿线分布着自中世纪以来的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与新古典主义等各式建筑,使得整条线路成为西方世界回瞻自身艺术与历史信仰的巨型记忆之场。澳大利亚的战争遗址类公园也是通过对公园空间中不同元素的多重营造,建构出浓厚的记忆氛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有条件利用更为丰富的文化符号,去营造出具有更大时空体量的记忆之场。
兼顾各方利益,凝聚文化主体。放眼全球,国家公园建设均会面对如何“协调各方、凝聚共识”的挑战。非洲南部横跨南非、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三国、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跨国公园大林波波跨国公园,通过保留原住民与居住地的文化遗产与相关记忆,妥善处理了沿线的安置搬迁问题。英国目前的15个国家公园则通过采用多元主体协作体系来最大程度地争取公众支持。这些国家文化公园以此平衡公园发展与公众生活之间的张力,有效凝聚并发挥文化主体的建设性作用。
利用数字赋能,建设智慧公园。数字技术可以促进国家公园的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与谷歌文化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囊括“数千种历史及文化物品”的数字化资源库,公众可以通过谷歌在线浏览这些国家公园的数字化内容。加拿大国家公园也开展了一系列数据收集与监测项目,为建设智慧公园提供更高通量的技术途径。长江中下游是数字经济富集区,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与数字传媒的优势,助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智慧升级。
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创新形成标志性成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五新三主”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文化强国建设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充分借鉴先行国家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梳理历史文脉,建构国家形象。悠久绵长的历史文脉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代表和象征,展现出中华民族蓬勃奋发的精神伟力。当下,需横接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数字人文等相关学科领域,把与长江相关的历史事件、关涉主体、区域文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梳理成一个脉络。从剖析长江文化基因的传承性入手,摸清长江文化的历史规律,探索其在时空传承中闪烁至今的价值意义,促进长江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将其打造成国家形象的金名片,提升国家软实力。
遴选文化标识,打造记忆之场。长江文化是一个拥有巨型时空体量的意义网络,它们由一个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连接,这些文化符号经过价值选择与意义生产可以被建构为具有长江文化特质的文化标识。长江文化标识可被清晰划分为显性与隐性、区域与整体等不同维度的标识景观。如长江水利设施、城镇街区、近代工业遗存等就归为显性文化标识;而长江饮食文化、商贸文化、诗歌文学、造物技艺等则归为隐性文化标识。长江沿线的区域文化要在凸显特色的基础上,集结与凝练成整体性的长江文化标识,并注意保持“点线面、水岸城”的统一。文化标识既是价值抽象,又是形象载体,可以做到既有实体承载,又有价值诠释,实现文化标识由内而外与由外而内的双向支撑,打造中华民族的记忆之场。
凝练时代价值,引领交流互鉴。从雪山到大海,6300公里的长江串联起五分之一的中国版图,在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奔流交汇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价值谱系。因此,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注重凝练时代价值,串联好沿线文化单元的“闪光点”,链接好江与河、水与岸、城与城的“联通线”,展示好立足长江、走向世界的“交汇面”。以江苏段为例,长江文化就是要深挖连南接北、承东启西、跨江枕河的资源禀赋,打造长江与大运河“江河互动”的十字枢纽,搭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长江故事、江苏故事的文化平台与形象窗口。
凝聚文化主体,建设幸福家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以长江公共文化空间的高质量建设满足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可以围绕水缘、产缘、文缘三方面凝聚文化主体。水缘方面,从逐水而居的人类聚落、塘浦圩田、捍海长堤到当下长江生态绿色廊道的建设,显示长江与文化主体的息息相关。可由此建设一批长江“生态文化地标”,推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生态保护的分区管控,完善沿线生态补偿机制。产缘方面,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使公园发展惠及民生,兼顾各方利益,吸引更多的沿江与非沿江主体参与。发挥文化资源在长江经济带中的黏合剂作用,为沿线产业园区、城乡建设、文旅融合等领域赋能增势。文缘方面,长江沟通了不同区域文化,串联起众多历史文化空间,并孕育出百花齐放的文化形态,要积极传扬好长江文化中“海纳百川、经世致用、崇文重教、奉献担当”等诸多文化价值。
创新传播形式,推进虚实融合。注重利用数字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向融合建构。实体空间以长江干流支流为基底骨架,沿江展开的城乡聚落与全流域的水韵地域文化空间镶嵌其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虚拟空间的建设不仅仅是数字化与多媒体的展示,而是与实体空间的协同联动、互通有无。加快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资源库,完善长江文化全流域专题遗产库与遗产保护监测体系,搭建信息汇集、遗产普查、学术研究、监测管理、智慧公园等一体化的数字云平台。重点打造一批数字智慧公园的标志性工程,如有历史景深的数字长江文化博物馆、全流域地域文化与非遗展示馆、沟通长江上中下游的数字文化之路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虚拟空间会极大拓展实体空间,并在新媒体特有的互动话语体系中加深公众对长江文化的理解,为长江文化、中国故事的传播赋能增势。
(作者系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